再見了,小時候

再見了小時候/懵懂的我/現在的夢/已經成熟/風兒在朗誦/下課的鐘/時光靜靜地走/鮮嫩的夢/已經熟透/夕陽灑落/讓剪影斑駁/舊舊的圍牆外頭/悄悄圍起來未來的輪廓……

小時候,到外婆家玩。外婆養了很多雞和鴨,每次我都會幫外婆餵它們。一天傍晚,我照常去餵。我突發奇想,捉住一隻高大的公雞,把它弄到一個山坡上,哼著丟手絹的調門,騎在它長毛的背上。“咕咕咕——”,它不安分的叫了。我拍了它屁股兩下,再駕著它,做了一個預跳動作,大喊道:“開飛雞(機)了——”。“啪——”我一個跟頭跌到在了菜地里,“鳴——鳴——”,我被摔成骨折了。外婆又是急又是笑:“哪有你這樣開飛機的呀?以後再這樣,外婆可不理你了。”

我總是那么調皮,又是那么奇思妙想。

小時候,我總盼望著,盼望著長大。長得像舅舅一樣高。那時的我只要一見著舅舅,就迫不及待的站在他跟前,看我長得有多高。只要聽見他們笑笑說:“我們么兒又長高一截了。”我心裡總樂滋滋的,在一旁偷偷地笑。

感受了世界的斑斕,也體會了成長的艱辛,我,長大了,卻希望能夠永遠停留在小時候,做一個永永遠遠的小孩子,做爸媽眼裡一個只知道“玩賴”的小孩,做姥姥眼裡一個調皮的“小不丁”。

小時候,很大膽,可以當著很多人的面唱歌,

長大點兒,卻總是躲在房間裡偷偷的唱;

小時候,愛傻笑,不怕別人笑,

長大點兒,標準的露齒笑,很在乎別人的看法;

小時候沒事做,

長大點兒,多事做。

瞧,在那燦爛的陽光下飄來飄去,遲遲不落的風箏是我;那風箏線的線團就是我的家人;而那長長的線,就是我們之間永不磨滅的愛。這愛,是一種語言,可以給我光明與理想;這愛,是一盞明燈,足以照亮我前進的方向;這愛,是一泓碧波,可以洗滌我心靈的塵埃。如果沒有那根線的牽掛,那么風箏就會迷失方向,只能任憑風的擺布,而那線團就只能默默地看著風箏的迷失。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會漸漸長大,我會漸漸懂事,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輕易地抽噎,這會使爸媽更擔心我,只會讓他們的白髮從容擺布。我始終擺脫不了對爸媽的依賴。我不能想像,如果我像風箏那樣,沒有了線的牽連,風的依靠,那么我將如何飛翔?

在風中跌倒,在愛中流淚。我一隻腳已踩在了童年的尾巴上,一隻腳已跨入了青春,最後只能說:再見了,小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