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寒小記——念生

因了念家而決定飛,又因了霧靄挽留而被滯於機場無法起飛,若此,便有一朵無比幽藍又彌香的思念之花,綻放在清晨地窩堡機場候機廳她手機的文檔之上。

——題記

1、

為自己那一席文字,她要離開切近之暖去極遙遠極熾烈極斑斕的極寒之地蟄伏几月,一邊感受其純陽純熾烈純灼傷的滋味,一邊又要感受它純陰純涼純至靈魂再深一點的酷寒味道。既要在一片熾烈上烙下她的烙印,又要在一段酷寒上寫一部無法在西南安暖的景致里寫出她認為符合審美之美的文字。

她覺,有了荒蕪,便會愈加寒冷,越發寒冷又會更顯荒蕪,在如此層遞之中,所有優美的帶著傳世色彩的文字必經顛沛流離,荒蕪頹廢,至寒至冷,必經一種蝕骨帶來的從靈魂至靈魂的充滿腥紅滋味的疼痛,方可愈加充實愈加酷寒而愈加顯出靈異色彩。

她不求認可,不求理解,亦不求喜愛,只求自己充實自己,自己喜好自己,便,自己安好。

流浪,其實不符合她安謐的性格,但她必須為了那些符合她審美之意或繾綣之意的文字而行走路途。

那些文字一定要帶著旖旎綻放在時空的螺鏇漿之上,微笑傾城,既要散發絕世的暖,又要散發淒絕的涼,這就是她離開家而融於冰地雪天的緣由。

2、

思念,有時會長翅膀。

在一個月明星稀之夜,她靠在窗欞上一邊數星星一邊與月光說話。她說她如何念想家,念得若晨曦盛放的花朵,青翠,馨香,又甜美,尤其她家門外那條被李白叫做平羌的小河。

但她又說無論如何念,都一定要在她完成那部書之後再逃離這個有著極烈極寒的異域,那樣,方能讓希望抵達希望。她一邊堅定再堅定,又一邊告訴明月,她實在念家念得時刻疼痛。

夜闌知她,明月亦知她,每每忍耐不住,便要念家念得嗚咽之聲響徹夜空。愈嗚咽,愈思念,愈思念,愈嗚咽,回歸的念頭愈像開花的聲音抵達念頭。實在無法安撫這種念頭之時,便不管計畫不計畫,圓滿不圓滿。

她於是訂票,啟程,等待。

然,所有人之情有時候又無法隨天之意,因了霧大又被留於候機廳等待第二日起飛。

等待,予了她盈瑩而充裕的時光,在這段歸程銜著歸程的空曠時光之中,她一夜都在家的河流上顛沛,流離,她念家外那條澎湃的小河,念那個海藍色的客廳,陽台上那些花花草草,至清晨,她思念的軌跡環行一周,又環形一周,她決定落下文字,讓文字來綻放感念之花。

這是她在異鄉對他——那條平羌河的無限眷戀之情。記下,是為了把無限念想根植於時空,讓時空佐證她對於家的痴迷。

3、

她已在異域滯留許久。

由時光刻下的無論暖意,寒意,不暖不寒之意,時時纏繞,時時糾結,它們來時,便日日引發對家的念想,這些念想交交措措而來,又,交交措措而去。來的時候,便有無垠的奔涌,蜿蜿蜒蜒,隨之而誕出喜悅,哀傷,惆悵。去的時候,依舊奔涌,蜿蜿蜒蜒,又蝕骨,又浸髓……

等到,一番剝離連著一番剝離,一道漣漪綴著一道漣漪之後,便又無論嗚咽,還是欣喜,又鏗鏘又葳蕤。

4、

時常,有一股落葉飄零的滋味漫浸於心。

她不知是自己想落於根部緊挨著根,還是想在根外飄零遠離。待到真的遠離,方知,落葉無法瀟灑地獨自飄搖於外,無法於所有別離之中徹徹底底自己遠離自己。尤其對根的念想,並非每片落葉都能深藏於心而不露痕跡。

5、

當一個個明月之夜,當一個人寫字寫得雙手生痛生痛的時候,這一股刻滿異鄉落葉情調的滋味,又濃重又顛沛,又剝離又彌合。。

每每,如此。

她便會用夜空望盡夜空,租屋走至圓滿的姿態念家。想念家鄉那條波瀾不驚的有著幽藍幽藍色彩的小河。她依然要一味地想像那條河日日斑斕,日日絮語,日日暖意和一些若隱若現而無法在塵埃之中尋找的衷情之意。

6、

她一直依傍於這條河,依傍於河上那些晝起夜伏的帶點奢靡色彩的鏗鏘之音。

當她行走於冰地雪地之時,那條溫軟小河的容顏更為柔意綿綿,又更為繾綣濃烈,似乎無論它的歌聲,舞姿都帶著一股不可逾越之美,又似乎,無論她沉睡還是清醒,都帶著一股無與倫比的陳香之味。

她覺得自己要將自己今生今世都要纏繞在這條河上,又覺得自己今生今世都會自己將自己跌宕在這條河上。

那樣終生纏繞,不知是一種什麼纏繞;那樣終生跌宕,不知是一種什麼跌宕。

7、

她家門前的那條河,那條與她相依相伴的平羌河,既是一條默默生輝,默默繾綣,默默菡萏,默默執著的榜樣,又是他的風骨,讓她清晨有馨香,夏日有清涼,冬日有柔情跌宕,乾涸之時有不怨不哀。

行走,是平羌河的本分,能行多遠,便行多遠,從來不喊疲憊,滋潤亦是他的本分,能滋潤多久,便滋潤多久,從來不強求自己,奢求於人,從來不輕薄自己,不怨恨於他人。

一條河,能涓涓不息,恆亘悠長,天籟一般晝夜鳴響的音樂之美,有寧願傾儘自己所有而讓萬物長生,不計自己得失的超脫之美,有寬廣浩淼能容凡塵所不能容之美,有面對不敬不屑而依然故我之美。這些,那些,均是她無法抵達的具有錦繡繁花的至美之景。

她喜愛這種至純至大,又至高至遠的錦繡,羨慕這種有著博大胸襟能納千般繾綣,萬般纏綿的至高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