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漾心間

(一)最近看了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正看到這部巨著的前部分,感嘆著主人公命運多舛,以及受父親齊世英的哲學思想、教育觀念影響之重,而致其終一生潛心治學,終有所成的感人故事,因此心中頗多感受,那晚竟然做了一夜關於父親的夢。

第二天清晨,睡眼惺忪的剛剛睜開眼,一陣侷促的電話零聲便驟然響起,母親焦急的聲音在電話那邊,

"女兒呀,你爸爸昨晚不小心摔了一跤,現在手腫的老高,該去醫院的,誰勸也不聽,你快來吧!"

我心裡猛的一沉,親愛的老爸……

父親是個年近八旬的老人,性格原本內向,倔強且言語不多,退休後,賦閒在家,性格就更加怪癖了,平日只是養養魚,照看照看那幾盆花,偶爾跟母親去遛遛街,也總是鬱郁的,母親常抱怨說他越來越不關心人,像個木頭。父親最大的愛好就是喝點小酒,酒至酣處嘴裡還常哼著小曲,倒也自得其樂,但媽不高興他喝酒,說是年紀大了,對身體不好,我則常勸媽,這么大的年紀了,讓他任性點吧,戒又戒不掉,還是隨他吧,爸聽了我的話總是很開心……

(二)父母共有我們姐弟倆,弟弟的性格十分像父親,沉穩而內斂,而我則屬活潑外向,大概是生活上還算順風順水的緣故,過了不惑之年的我改變也還不算大,除了思想深刻了一些,整日的和孩子們一起,所以依舊是簡單而開朗的,也許是父親性格過於內向的緣故,他就特喜歡我這個任性調皮甚至有些刁蠻的女兒,還常說我是他的小心肝兒,也因此,從小我就得到了父親很多的偏愛和嬌寵.

依然記得那是我上中學的那段時間,那時侯能去趟飯店吃飯,實在是件奢侈的事情,我讀書的學校離父親的單位很遠,通常的午飯都是吃媽媽早晨裝好的飯盒,父親中午在單位的食堂吃,可就是為了給我這個寶貝女兒解解饞,他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和我約好,中午放學時,安排我下頓“館子”,那時侯我最喜歡吃的是"溜豆腐"和"大米飯",記憶中的“溜豆腐”是一些被切成小小的四方立體塊的白嫩嫩的豆腐,一塊塊親密的挨在一起,躺倒在盤子裡面,上面被澆上了剔透油亮的帶著嫩紅色湯汁的一種美味的菜品,吃在嘴裡真的是濃郁、嫩滑無比。那時的米飯也是被飯店的服務員用一種一個把連著個圓筒的,類似於舀子的器具,在一個大盆里把米飯舀出來,然後拿個平板的木頭的鏟子抹平了口,扣在飯碗裡,一個二兩或四兩的米飯就成了,那樣的米飯經過她這按一按、抹一抹的動作,就把米飯硬生生的就出了個型兒,那樣扣出來的米飯格外有咬頭,甚或我成年以後也總是忘不了那碗米飯的形狀和味道,可那以後似乎再也沒有吃出過那種感覺了。

就這樣,一口米飯,一小塊豆腐,最後再把盤底的汁液活在米飯一起,哇,真的是美味絕倫了!

那時候家鄉的小鎮只有三兩家國營飯店,所以每次中午吃飯的時候,父親都得去開票的地方排好長時間的隊,又去到打飯的地方排會隊才能端回熱氣騰騰的飯菜,直到現在我還特懷念那份等待中的翹首期盼的滋味,我們每次固定的飯菜必然是:一盤溜豆腐,兩碗米飯,一杯白酒.每次吃飯,我好像都是狼吞虎咽般的,惟恐被人搶走似的,看我這樣父親每次都說:"別急,慢吃,都是你的!"他卻在那裡慢慢哆飲著杯里的酒,只是偶爾夾一兩筷子菜到嘴邊,時不時的用憐愛的目光看著我,這種幸福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好長時間。

心裡也暗暗覺得父親是偏心的,所以曾偷偷的問父親,弟弟可咋辦啊?他就說,別管有媽媽呢!

我心理安慰自己,哎,總共兩個,一人一個倒也算公平,這樣便更加心安里得的享受起了這份特殊的愛憐。

(三)日子總是飛快的,轉眼,我和弟弟都已成年,也有了各自的事業和家室,但對家的那份濃濃的愛戀卻絲毫也沒有改變,弟弟在公安局上班很忙的,不分早晚,但為了父母卻卻把位置很好的房子賣掉,買了父母身邊的住宅,說是為了照顧父母方便.我也整天忙碌自己的小事業,偶爾回家看看,但若是幾天不見父母,心理就會有許多不安.

可老父親到了晚年卻格外像個孩子,平日若是父親在家裡"調皮搗蛋",母親或弟弟準得打電話把我搬去"調整戰局"。

例如,父親母親拌嘴了,鬧兩屋的分居,不說話了!父親喝夠了酒,耍瘋罵人了……我就得回去耍寶調侃,調和一番.

喂,哈嘍呀,飯已ok了,過來米西吧!

乖!聽話要知道謙讓啊!

然後再去哄哄老媽,於是家裡便又是一派祥和的景象了。

這些做法百試百靈,只要話從我嘴裡一出來,父母總是滿臉笑意,屋裡緊張的空氣頓時鬆散。

這回又……來不及多想,趕忙三步並做兩步的竄下樓,打車到了父母家,一進門,一屋凝重的氣息,大家都表情無奈的把父親圍在了中間.

“咋啦,又淘氣啦!”父親怯怯的目光看著我

“來,我看看!”嚯!手腕一個大包腫得老高

“怎么?昨晚咋不去醫院?”

“不想去”

“來,聽話,穿衣服跟我去!”

父親乖乖的任由我擺布著。

醫院離家並不遠,下了樓,父親走在前面,我趕忙上前兩步,攙扶著父親,緩緩地走著,大概由於年齡的差異,我感覺已經放慢了的腳步可還是隨不上父親的拍子,正欲調整,父親卻說"別拉我,我自己走!"並固執的抽出了胳膊,無奈,我只得默默的跟在旁邊,無意間,我掃了一眼父親,我被震住了,這風燭殘年的老人再也沒有了年輕時的強壯雄健,他的步履蹣跚地走著,歲月已將他的脊柱壓彎,眼球變的混濁,眼光也再無了壯年的銳利,寒風吹過,父親的眼邊竟有了瑩瑩的淚光,我顧不得拿紙巾,忙伸出手想把老父的淚擦乾,父親說"哎!老了,不中用了!"

我那可憐的老父親啊!我的心裡一凜,淚水盈滿了眼眶,父親那慈愛的看著我吃飯時的目光,似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里。他的話,讓我覺得跌入了谷底,原來不願認知的老去,早已慢慢的爬上了身體,浮上了眼角……

我的心好寒,我再一次把手塞進了父親的掖下,這一次父親再也沒有抽出自己的胳膊,任由我攙扶著,我把步子放的最慢,努力地合著父親的腳步,至此,我們的手再也沒有放開!

(四)而今又是一載歲月就要真真的走過了,吃過餃子,送走了灶王爺,撣掃了灰塵,這形式上的小年也就算過去了。

窗外零星的還是有幾聲鞭炮響,小寵物泰迪聽到聲響便怕怕的樣子偎在我的懷裡,把我當成了她的唯一可依靠的“家長”了,我深深的體會著這種被依賴的情愫。又想起漸漸老去的爸媽了,他們對兒女的這種依戀和依賴的情懷也似一日多過一日了。

那兒時飯館的溜豆腐,而今早就換成了我們常常領爸媽解饞的“老湯豆腐”“秘制壇肉”“濃香鯽魚”了,依然喜歡和爸媽一起吃飯的感覺,只是現在已經變成了我喜歡偷偷看著爸媽吃的很享受的樣子,且還要時不時的,順手幫著他們擦一擦嘴邊沾著的湯汁,他們吃的急了,有些咳,我便趕忙倒杯水遞上去,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做的自自然然、妥妥帖帖的才好,不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笨拙和老去。

(五)這篇文字我是帶著淚花寫就的,相信大家都會有青年、壯年、和暮年,父母把我們帶到了人間,陪我們自立成年,但也把自己送入了老年,聰明的你告訴我該如何讓時光停駐在我們的童年,讓歲月留在父母的壯年?我實在不捨得讓父母走入那垂垂已老的暮年啊。

你還記得2024年的一則曾經感動了無數人的,那個“family”的公益廣告嗎?由字母“f”在“family”中最初的擔當,漸漸到最後轉換到“i”,為整個家撐起了那片天,它真的詮釋了出了為人子女者該有的一份擔當和責任,我想但凡有心的人,無不會深思的。

逝去臉上的淚花,我終於明白,經年以來,我為什麼總是婉拒朋友之約去他鄉發展,而只是固守這份田園,原來,我所固守的不止是對親人的思念,更是難以割捨這份我們心底的精神家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