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古詩的門口

詩,是唐朝的一株柳,搖盪在古風河畔;詩,是宋代的一朵花,綻放在人生彼岸;詩,是元時的一首曲,傳頌在歷史之巔。

如火豪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此詞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與無數宋詞豪放派一樣,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氣勢恢弘的無畏之雄,是豪放派的特點。

蘇軾的不拘小節、率真豁達,李白的對月飲酒、對瀑作詩,黃庭堅的開朗瀟灑、悠然自得,都令我羨慕,讓我無法移開步伐。他們都有豪放派如火一般的熱烈,灼燒著人們的心靈。我迷失在在他們創造的世界裡,擁有衝破一切的如火般的勇氣。

似水婉約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這首李清照的代表作寫盡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悽苦之極,體現出了她作為女子的細膩之感。同婉約派的特點一樣,這位才女婉轉含蓄的表達了她的苦悶憂愁,悽慘寂寞的心中之感。

“婉”為柔美、婉曲;“約”的本意是為纏束,引申為精煉、隱約、微妙。形式大都婉麗柔美,含蓄蘊藉,情景交融,聲調和諧。我行走在如春水般的柔情之中,漫步在兒女情長的感慨之中,領會到了他們心中的特殊情懷。

除了如火一般的豪放派,似水一樣的婉約派,還有悠遠靜謐的田園派,捨生取義的愛國派……這些如同中國水墨畫一般的風景,讓我流連忘返。

站在古詩的門口,我似乎目睹了千年風雲涌動,好像經歷了千古悲歡離合。我邁步向前,走進門中,在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世界裡,我沉迷其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