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美好的時光

懷念,懷念那逝去的流年。

——題記

那段美好的時光叫做“童年”,快樂的笑臉,泛黃的照片,心情的日記,美好的童年。

“懷念”一提起,便感到那是不屬於一個正值年少的人。可當流年真正逝去,才深深的對時光有了一種敬畏。

童年,一個遙遠而又熟悉的詞。

如今,回想起來。

兒時的我,喜歡讓爺爺背著,去看那充滿小橋流水的古鎮。看那些皮影戲中貌美的李夫人,看那些畫的栩栩如生的糖人生肖,看那些船夫將木船搖過石橋。聽瓦當相互敲擊時悅耳的聲音,聽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聽梁山伯祝英台的愛情。看整個世界,乘著安全的輪船,爺爺的橋,寬厚、平穩。

長大些了,喜歡讓爺爺背著,去看那濕漉漉的青磚小道。看那些玩耍的孩童在溪邊垂釣,看那些刺繡的婦人變化出“長命百歲”“年年有餘”,看那些那老樹上爆出的新枝惹風吹,看那些築巢的鳥兒來來往往。聽從小院中溢出的歡聲笑語飄蕩在小鎮,聽唱出了田園風情的子夜歌,聽軟聲細語的戲曲。看小鎮變換,坐著不大的木船,爺爺的橋,有了些許弧度。

上國小了,喜歡讓爺爺背著,去看那如墨般凝重的老牆。看河邊浣衣的鄰里話家常,看微雨中朦朧的翠柳,看炊煙中不食人間煙火的桃樹,看追逐著片片段預告瓣的魚兒嬉戲水中。聽溪邊婆婆們哼著的小曲,聽百年前木門被推開時穿羅衫的麗娘的問話聲,聽古老的小溪旁赤足的童子的飼鵝餵魚聲。看亘古歷史,隨一葉小舟竹排,爺爺的橋,普通而平凡。

那座爺爺的橋,像極了那座千年前青磚黛瓦砌成的拱橋,年年歲歲載了人到這邊又送了人到那邊。

橋再也不渡人了,就如那老牆變成了樓房,小道變成了馬路,石橋變成了平地,古鎮變成了工藝品。

或許,在天堂,橋還將渡人吧。

或許,有一天,我還能再次踏上那座橋吧。

那段美好的時光,如詩如畫的水墨丹青,被封存在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