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長不在於“長”,而在於“特”

特長不在於“長”,而在於“特”

在美國耶魯的入學典禮上,校長每年都要向全體師生特別介紹一位新生。去年,校長隆重推出的,是一個自稱會做蘋果餅的女學生。學生都感到奇怪,耶魯不乏多才多藝之人,為何推薦一個僅僅擅長做蘋果餅的學生呢?最後校長自己揭開了謎底。耶魯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寫自己的特長,而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填寫諸如運動、音樂、繪畫等為特長,從來沒有人填過自己擅做蘋果餅。因此,這個女學生便脫穎而出。

這真是一個聰明的學生。如果她在履歷表上填上“擅長廚藝”,結果會怎樣?肯定不如“擅做蘋果餅”打動人心。那些填寫擅長運動、音樂、繪畫的,可能也就是會踢兩腳足球、吹吹口哨或者畫幾筆素描之類。但是,他們沒有具體寫明,非要寫上一個籠統而堂皇的概念。細細想來,這背後更多的是心虛。而“細化”自己的特長,則顯示出一種天真的可愛和拙樸,同時也是一種。

約翰求職時,在簡歷上“有什麼特點”一欄中寫道:“說謊時容易臉紅。”這比起那些自稱“從不說謊”的人來,要真誠得多,更能打動招考者。有些特長,雖然微不足道,但是由於你在這方面比其他人“特”和“長”,因此照樣可以讓你受用一生。

“細化”自己的特長,既顯得自己信心十足,又容易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人,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特長不在於“長”,而在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