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

一筐籮兜,承載著幾代的汗水;一把鋤頭,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如今,蘿兜已不再那么堅固,鋤頭也不再那么鋒利,但唯一留下的,也不過只有那滿是創傷但有那么溫馨的回憶了。

記得小時候,我常常聽著爺爺講他過去的故事,講著他曾經的夢想。

我追溯著爺爺的腳步,回到了他的那個年代。

在那年的冬天,一個很平常的日子裡,爺爺務農回來,獨自坐在一張小木凳上,嘴裡抽著煙,好像有什麼心事,看著外面的濛濛細雨,爺爺長嘆了一聲氣說:“今年的莊稼收成又不好,這可倒好,已經好幾年是這樣了,再繼續下去,恐怕連家裡人的生活也承擔不起啊!”家裡靠著本來的幾畝地,還有政府的一些糧食補貼,勉強養活家裡的幾大口人,但近幾年,收成不好,政府補貼的也少,每頓就吃一大碗稀飯,稀的已經不能再稀了,一家人勉強能填飽肚。爺爺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家裡面就只有他這么個幹活的,老的老,小的小,都等著他開飯呢。

第二年春,寒日的冬雪早已退化成了一股溪流從山上流下來,雖說太陽也出來了,但走在外面,時不時的一陣冷風吹來,也是顫人的。可這有什麼辦法呢?不幹活哪兒來的飯吃呢?村子裡的大部分人都到了城裡打工,因為外面總比家裡掙得多。鄰居家的大叔也曾勸過爺爺和他一起去,可爺爺也是個倔脾氣,他不想為別人打工,他總想在家也能掙大錢。鄰居走後,把自家的土地承包給爺爺種,加上自家的土地,接下來也夠爺爺忙活的了。

從那以後,爺爺是朝出晚歸,一心守護著那幾畝地,每天給秧苗鋤草,澆水,施肥。每次回家總是滿頭的汗水和被浸透的襯衫。在別人看來,那幾塊田也種不出什麼好收成,但在爺爺看來,那卻是能為家裡分擔的小小的一點力量。爺爺在地里種上了包穀,洋芋一些最實用的蔬菜。漸漸的,生活就這樣日復一日,播下的種子也有了收穫,可是一場難也隨之到來。

那天,像往常一樣,爺爺到地里查看蔬菜,但眼前的一幕讓他無法想像,包穀地里苞谷桿到處都是,地上還有些被弄壞的包穀,爺爺非常氣憤,他一定要抓到偷包穀的人。

以後,爺爺每天都在包穀地里蹲著,他想那個偷包穀的人一定還會再來,果不其然。一天傍晚時分,正當爺爺快回家時,他聽到遠處的草叢裡有人竄的聲音,他想一定是那個偷包穀的人又來了,於是爺爺悄悄地走到那個人的後面一撲過去,抓到了,爺爺一看,把他驚呆了,竟是我們家對面的王大爺。哎,爺爺長嘆了一聲氣,把他放開了,又從包穀地里掰了幾個包穀拿給他說:“你走吧,這幾個包穀拿回家去吧。”王大爺一家也不容易,可以說是比我們家還困難,家裡的地早些年也被地主搶去了,家裡就靠政府的一點補貼。

從那以後,爺爺隔三差五就給王大爺家送東西,儘管自家生活也不輕鬆,但爺爺也會或多或少送一些。

漸漸的,日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越過越好,糧食的收成也有了好轉,家裡的生活也自然有了好轉。

聽完爺爺講的故事,我看見了他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看著他手上布滿老繭的雙手,我知道,他的笑是充滿著艱辛和幸福的,在他的笑容里,我看到了夢想的花朵,堅信著,有夢就一定要堅持,堅持就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