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魂

眷眷赤子心,浩浩中華魂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中華美德熠熠生輝,民族精神世代傳承。

在華夏大地,這片波濤洶湧的大地上,在寒風凜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著一面用愛凝結成的,萬古流芳的旗幟。它,就是以“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為目標的民族精神!

面對困難重重而勇往直前奮鬥的是民族精神;對死亡的威脅自強不息英勇就義的是民族精神;面對凌辱祖國的列強,挺身而出、維護祖國尊嚴的,還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國雄壯美麗的大好河山,看到了這片土地上勤勞的中國人……此時,它雖然身在寒冷的峰頂,但它心裡卻有一顆熾熱的太陽為它驅趕寒冷。但是,當它看到人面獸心的侵略者殘忍地殺害無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兇猛的列焰在心頭焚燒,久久不息。

望長江黃河浩蕩東流去,撫敵壘炮台默默聳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風範長存,從太軍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萬雄師過大江獻出年輕生命的戰士;從羅霄山脈戰死的大將,到抗日戰勝和大決戰中英勇獻身的官兵,他們有沒有留下名字的,還有的沒墓場和石碑。然而“青山處處埋忠骨”,他們的英靈與江河同在,與日月同輝!

時間如信風拂過耳際,生命的鏇律在眼前閃爍。悠悠的歲月如水流逝。你是否還記得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

愛國是高於一切的傳統美德,正是如此,我們中華民族湧現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愛國英雄,他們的英雄事跡為中華美德的最高音。屈原因國破而投江明志,張騫出使匈奴、蘇武牧羊北海邊、文天祥為保國格而心甘受辱,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戚繼光率兵抗倭、鄭成功揮師收復台灣,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為國義無反顧,李大釗、陳潭秋視死如歸,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周保中,為還我河山而爬冰臥雪,甘灑一腔熱血、董存瑞捨身炸碉堡、黃繼光獻身堵槍眼、邱少雲烈火焚身穩如泰山……他們哪一個不是具有著民族精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血可以流。淚可以灑,但頭不能低下,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本色,中國人的血脈流淌著頑強不屈的精神!多少榮辱,多少艱辛,多少奮鬥,多少犧牲,我們的先輩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東方大地不屈的中華魂!換得華夏大地陽光燦爛。

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輩、無數的英烈帶著對祖國的摯愛、對人民的赤誠,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幸福來之不易,這裡面凝聚著無數英雄的血與生命。這是他們為了捍衛祖國,保護人民而獻出生命的回報,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實……

今天,我們又站在國旗下,面對冉冉升起的國旗,我們該有多少感想“朝霞艷,國旗升,凝目立,添豪情”,同學們,請珍惜我們花朵般的年齡,用實際行動做出響亮的回答。

弘揚民族精神,再現中華之雄魂。

歷史中的一片楓葉

清晨,火紅的太陽準時報時,象徵著革命,象徵著奮鬥,象徵著中華民族的驕傲的五星紅旗在響亮的號召下,冉冉升起。

誰知道現在美好的日子是以怎樣的沉重代價換來的呢?!是用中國人的血汗,甚至是唯一的生命。作為一個中國人,能忘記那一段屈辱的歷史嗎?你若是一位有血性的中國人,你定將它牢牢地釘在你的腦子裡。

追溯至70年前,且不談日軍侵華的大事,只要從一個人身上就能體現得清清楚楚!她就是老天唯一留她在世上說話的女英雄——李秀英。

她出生於重慶,一家幸福和睦,而且她還身懷六甲呢!好日子沒幾天,日軍爪子伸進南京,不知摧毀了多少美滿的家庭。李秀英一家也是劫數難逃!尤其是她丈夫,不管哪都酷似一位高級軍人,若被日軍捕住,後果真是不堪構想!一家人勸他去上海避難,最終因愛妻的堅持而妥協。

往日的繁華,今日的敗落。百姓怎能安居樂業?有段日子,不知日兵著了魔還是有病,毫無人性地硬拉、硬拖、硬搶,甚至硬抬著老少婦孺上大卡車。上了以後,從未見有人回來過。這一天,終天輪到了李秀英。手無縛雞之力的她能接受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嗎?被拖上車的她,只有一個念頭:如果我被你們畜生糟蹋了,還不如去死!強烈的念頭,不理智地、狠狠地往路旁的大樹飛撲過去。這一動作,完全是出人意料的。後經村民們救起,把她安排在一口枯井裡,原來其他婦女孩子都被迫集中在這。小日本,你憑什麼?

因經叛徒出賣,每個夜晚都有死神的陰影籠罩著。那可怕的皮鞋聲,遠遠傳來……李秀英面前忽然出現一個日兵,日兵見了李秀英,只量傻傻地笑,過後直撲她。對她實行了禽獸不如的越軌行為。李秀英順勢拔下他的腰刀,無意識的將刀砍在日兵的鴨脖子上。又是那“嗒嗒——”的聲音。隨後出現了兩個日兵,面對如此緊張的局勢,一個軟弱的女人能占到好處嗎?她以第一個日兵作擋箭牌,來來回回,他已被自己人送西了。日本兵還纏糾不清,李秀英最終因日兵的那一擊——一刀直捅肚子的新生,從此這個生命便消失了。但她以驚人的毅力活了下來。為她救活的法國醫生曾嘆道:“她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勇敢的女人!”

一生坎坷的她,決定為歷史、為中國、為自己受害的同胞、為自己討個說法。在記者訪問期間,要多次尋找過去那一切的不愉快。終於在勝訴的前夕逝世了。她臨死曾說過:“這場官司輸了沒關係,我有那么多的子孫呢!”

一片楓葉已回歸大地,但那精神永遠是值得品味的!

夢想

踏著尋夢的腳步,沿著歷史的足跡,我探索著、尋找著,狼煙四起的年代已遠離了我們,沉默地小溪還在潺潺流淌,茫茫蒼海變成桑田。多少年前的一天,我們失去了你的雄姿,幾百年後你又重回“美貌”。你曾經瀟灑世界後因叛徒的背叛使你落下絕境,曾經在世界體壇上榜上無色,曾經被稱為“東亞病夫”。如今,在鄧小平同志的指引下,我們國強民富,綜合國力迅速提高。

你瞧!繁華的街道,擁護的人群使你變得更加美麗。但是,這些繁華的影像怎能抹去我們心中的恨與憤怒呢?從鴉片戰爭到第一條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再到……這一切的一切,都誰造成呢?難道不是政府的腐敗無能使你國力衰敗?難道不是列強的侵略使你的體魄無法齊全?難道不是他們使你背負著“東亞病夫”的惡名?你是一位善良無助的老人。由於你的善良、無助使毛澤東同志,這位剋星使你重溫新夢。

1997年7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響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而我們將“*”字旗毫不客氣地扯下。

“你可知macall,不是我真姓,我已離開你太久了,母親……“每當唱起這首歌,眼前展現出的就是車水馬龍,霓虹閃爍,流光溢彩的繁榮夜景。1999年12月20日,這一天我們等得好苦。如今,它正帶著微笑與祝福,帶著炎黃子孫共同的夢想向我們飛奔過來。澳門人民終於在無盡的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看到了一條通向輝煌的道路。

“讓血脈再相連”,是啊,落葉總是要歸根,遠方的遊子總有一天要返回熟悉的家園。讓我們給那段辛酸歲月畫上一個句號,讓我們煥發青春風采攜手走進新時代,讓我們肩負共同的夢想開創美好未來。

永不忘的歷史恥辱

只要是中國人,聽到“南京大屠殺”這五個字,不是瞪眼就是咬牙握拳。日本人,不,應該說是日本鬼子,當年侵略了大半箇中國,踐踏中國的大好河山,喪心病狂地屠殺無辜,使兩千萬中國人民慘遭傷亡!

那種慘狀,更多中國人甚至外國人看了不是哭泣而是憤怒,一個個日本鬼子拿著鬼子槍向無辜的中國人民刺去,倒下的人民不是怨自己沒活夠,而是恨自己為什麼沒能力把這些殺人狂一個個殺死。慘死30萬,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數據,更不是中國捏造的數字,石原先生,身為國會議員卻連發生過大屠殺都不肯承認,這算是人嗎?日本侵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大罪,真是罄竹難書。

更可恨的人是清朝政府,不但不起來反抗,而且為虎作倀,與日本人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一個個賣國賊,不但不感到恥辱,反而變本加厲,一次次地出賣自己的祖國,出賣生他養他的大家庭,這些都是每一個中國人刻骨難忘的。

不過,愛國主義者丁汝昌他雖然沒能打勝利,最後自殺殉國,但他那種精神是永遠可敬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因此今天的我們,要繼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牢記歷史的教訓,使封建中國的悲劇不再重演。

美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只是遺憾我只有一次生命獻給我的祖國。”縱觀古今中外,多少愛國志士把生命無私地獻給了自己的祖國:蘇武、文天祥、董存瑞、邱少雲……不管他們的生命是長是短,貢獻是多是少,他們的獻身是悲壯是慷慨,都已成為過去。但他們的這“一次”生命卻奉獻得偉大,永遠都在閃光。

我,只是平凡的女孩,我的目標很低,長大後能過上好日子就行了,但這一件件事情一位位英雄人物使我的目標更大更遠,我想學好,學得很好。我想像那些英雄人物一樣,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祖國,把“僅有的一次生命”獻給我最尊敬的祖國。

現在我,不,是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去爭取更大的進步,既然生命只有一次,那我們就應該用這一次生命去學習,去為祖國做出無數次的奉獻,讓這“一次”變得偉大,永遠都在閃光。

我們——祖國的花朵,就要為自己的祖國做貢獻,從小就要立志報效祖國——這就是我們學習生活的目的。

勿忘歷史,報效祖國

中國,一個飽經滄海桑田歷經艱苦磨難卻不自暴自棄擦乾眼淚重新站起來的國家,怎不使人敬畏,怎不因自己做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呢?

中國,它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光輝燦爛的文化,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但在它輝煌的背後卻也有讓一個作為中國人感到刻骨銘心的恥辱時光。1840年英國挑起鴉片戰爭,迫使中國人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殺,使30萬同胞命歸九泉,在中國欠下了一筆血債。外國列強的侵略使中國成為一片“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的景象。並為中國人戴上了“東亞病夫”的“高帽”。

中國啊,你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卻在它上面簽滿了無數屈辱條約;你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撮火藥,卻讓侵略者用它炮轟長城;你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羅盤,而卻讓你的兒女在黑暗中摸索……今天,我們決不再重蹈覆轍。

自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指引下,中國逐步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

中國人對祖國的熱愛從沒有“降溫”。在以前,為了祖國,愛國將領史可法堅持抗清鬥爭,被俘後英勇不屈,慷慨就義;董存瑞捨身炸碉堡;錢學森不顧美國的百般阻撓,回到祖國……他們的愛國思想已在我們身上升華,我們應該拋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說法。有位名人曾說過:“我只是遺憾我只有一次生命獻給我的祖國。”我們套用這一次的生命去熱愛偉大祖國,使我們的祖國富強、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