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營養

營養是我們在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個人缺少了營養,就不能很好的成長。當然,營養不僅包括物質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現在社會的確物質豐富了,物質的營養不缺,那么精神上的呢?

現在的學生,由於學習上要與同齡人競爭,在父母的壓力下,從小就去上五花八門的補習班,做成堆的課外題,學生們的父母總是認為孩子是營養不夠才學不好,熟不知孩子到底應該學些什麼,怎樣去學,孩子願不願意學等等。往往一些上補習班的孩子都不願意去學,在老師的課上要么打嗑睡,要么看手機,真正肯聽老師講課的少之又少。所以我認為孩子不是營養不夠,而是營養過剩,營養太多反而成為一種負擔,不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吸收營養呢?

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中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儘管後人對他的行為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在文學上取得的成就。他之所以在文學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這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密切相關。他一生中基本上只用幾個小時在睡覺,就是躺在床上的時候還依然看書。他早年在延安,喜歡睡鐵板床,不喜歡鋪被子,就躺在床上看書,在書上做一些引畫,寫下自己的見解。即便到了北京,住入中南海時,也不忘看書。他曾說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他這是憑著這種謙虛好學的精神,才創作出《沁園春·雪》、《水調歌頭·游泳》這樣的不朽詩篇,更運用他的才學將中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改變為一個工業大國。他從書中吸收的營養,比普通人要多得多。而民國在他那個時代的讀書人,為何也讀了許多書,卻在畢業後連餬口都成了問題呢?這終究是吸收的營養沒有很好的消化啊!

也許很多人不禁要問,失去了營養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駱駝祥子》這本書吧。書中的祥子是個車夫。從小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長大後的理想,也只是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然而在他努力勤奮地拉車同時,卻一次次地被人愚弄,使自己對生活徹底失去了希望,最後成為了一個社會中的又一個為生活所迫而墮落的人,所以一個人小時候若不吸收足夠的營養,長大後就要承受沒有文化的痛苦了。

所以,如何吸收營養是一方面,但若是連營養都沒得到,就實在太可惜了!在此祝願所有讀書的人,請珍惜你們的時間,更好地吸收你們所需要的營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