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選擇,方得永遠

學會選擇是一種幸福的姿態,是樂觀向上的豁達,是懂得取捨,思忖有度的表現。

學會選擇,才能精益求精,不斷進步。“丟了西瓜,撿了芝麻”是一種困頓,不是大智,而是大愚無智。得到的東西輕易捨棄,去換取對自己無利的,沒有價值的,這就是愚。倘若路人得到西瓜後對芝麻不屑一顧,也並非智,人都是有價值取向的,都是有貪慾的,不可能會棄之不顧。選擇西瓜或選擇芝麻,路人都會伸出兩隻手,不會猶豫的。

學會選擇,根據自己所適應的道路走下去,不斷完善自己。在學習中,學生看書或是走馬觀花,亂翻幾頁走個過場;或是守著一堆山高的書本一頁一頁的細翻,生怕漏去一個字。前者被稱為“學渣”,後者稱為“學霸”。其實,這兩者都是大愚的表現,試問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像後者那樣去做,那就是在與事物的發展規律相悖,必然是要付出代價的。去其糟粕,取之精華方為大智,在無用的雜物堆里挑出最自己有用的,選出一條有利於自身發展的道路,就是智慧。

學會選擇,選擇用一顆平靜樂觀的心去面對一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在黑夜中發出過這樣的“狂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當時的貝多芬在無聲的世界裡,對於一個對聲音極其敏感的音樂家來說,聽力的喪失靈感自然無從而來。他曾經也懊惱過上帝對他是怎樣的不公,也自責過自己。而在一個黑夜中他作出一個不可思議的選擇:繼續投身於音樂工作。因為無聲,所以任何的喧鬧都無法打擾到他,一曲華美宏大的樂章——《命運交響曲》誕生了。如果他選擇頹廢,用一顆躁動的心活著,心灰意冷的活著,那么就沒有後來的輝煌成就,只會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

學會選擇,就在一瞬之間,那個時刻,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魚和熊掌中選出最需要的,最重要的便可。貪心是絕對不可的,這個時候只能偏向一邊,不然就如南柯一夢,醒來什麼都沒有了。學會選擇才方得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