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登奇峰,必先站立

席慕蓉曾問自己:為什麼,我不能做到我生命裡面想要做到的那種人物?卻只能在生活里隨波逐流地扮演著一個連我自己也不喜歡的角色?

——題記

聒噪的知了又叫了,隨著夏的炎熱愈發放肆了。我不懂,為何它不找個地方躺著舒舒服服地享受這個夏天,卻站在樹枝上扯著嗓子叫個不停。終於有一天,我知道了,原來知了要在泥土裡熬過十七年才能鑽出來看看這個世界,而聒噪十多天后,它們則又將回到黑暗的世界裡。也許,只有傾盡全力站在枝頭歌唱,才能證明這個夏天是屬於它的,這個世界也是屬於它的。

物猶如此,人獨不然?

自秦漢以來,皇帝和大臣都是坐著議事。到了宋太宗時,大臣就得站著了,再到明太宗時,大臣必須雙膝跪地。“卑職”“微臣”“奴才”,這些字眼無一不體現著中國人的“奴性”思想。何時人們才能站起來,做一個“大寫的人”?當人們趴得太久了,跪得雙膝發麻的時候,終於想站起來了。經過一系列的反抗、鬥爭、起義、革命,1949年,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那一刻,世界是我們的。我們受夠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屈辱生活,只有站起來,才能讓自己變強大,才能擁有人格和尊嚴。

維也納金色大廳里,一曲《梁祝》讓人們記住了劉偉。因為觸電他失去了雙臂,面對殘酷的現實,他說:“我覺得我的人生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和他相比,我們有多少人活得如同行屍走肉一般,除了一副支架支撐著他們在這世上苟延殘喘,別的早已不剩什麼了。如果一個人,連他自己都不想站起來,那沒有人能幫得了他,他終將成為時代的“棄兒”。

《人生不設限》的作者尼克?胡哲是一個沒有四肢的人,無數次自殺未遂後,他“站起來”了,去到世界各地演講,告訴人們:人生真的不設限。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無數種可能,比起他們,我們真的太幸運了。用史鐵生的話來說就是“身體的五大件都在”,既然上天如此厚待我們,那就應該“站起來”,向前走。

如今坐在白宮裡的歐巴馬也曾經劣跡斑斑。但當他決定參加總統競選時,他已完全改變。每個人可能都有趴著、躺著、蹲著、坐著的時候,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站起來嗎?你想改變嗎?想要過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嗎?如果想,就站起來吧!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欲登奇峰,必先站立。人,只有站起來,這個世界才屬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