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落知天下秋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語。可是,一片樹葉的飄落,果真是預示著秋天的來臨了嗎?恐怕未必。透過表象而窺其本質,固然是我們探求真理的一種方法,但是表象表現的“本質”,卻不一定是真實,因為表象也許會蒙蔽我們的眼睛。

看到表面的現象,也許只是事情的局部,事物的一面,倘若我們只從這局限的部分入手,可能會與真理背道而馳。“盲人摸象”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個認為大象像柱的人,僅僅是抱住了象那確實圓寬如柱的大腿,而那認為大象像扇子的人,也不過是摸到了象那闊大如扇的耳朵。也許我們會嘲笑我們的愚味無知,但在我們的身後,大自然又何嘗不是揶揄著像盲子一般的我們?亞里士多德看到鐵球比樹葉落得快,便認定重物在下跌的速度比輕物快,殊不知伽利略的斜塔實驗完全推翻了他的結果;牛頓構造的力學體系相當完善,似乎無懈可擊,時人認為已找運動的真理了,結果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橫空出世,推倒了支持舊物理的精神支柱。可見,在探求真理的路上,決不能以一概全,局限於表面的認識。

歷史上,妄斷專橫,不顧全局的悲劇如恆河星數,不計其數。乾隆皇帝可算是清皇朝一位傑出的君主,看到天朝盛世,不禁沾沾自喜,竟自以為中國已強大無比,無須與外國商貿往來,昔日的蠻夷終有一日駕著堅船利炮轟開我國的大門。可惜了乾隆帝聰明一世,也被表象蒙蔽,為日後大清江山的崩塌埋下隱患。更為悲壯的一位英雄,西楚霸王項羽,雖武功蓋世,有勇有謀,卻無高瞻的眼力,專橫跋扈,氣走韓信,趕走范增,自以為天下一統已歸他所有。最後被困核下,自刎烏江,也只好怪他自己不能看清本質,被一時的局勢所迷惑。

前車之鑑,警惕世人,不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世間一切,光怪陸離,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綜合分析,把握全局,才能緊緊抓住時代的命脈,讓一切發展都掌控於心中。陶潛能看到社會的黑暗,歸隱種菊;范螽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離開越王。真正成大事者,不著眼於一葉,而著眼於天下四方。

一葉落,不一定是秋,可能是樹的枯萎,也可能是蟲的齧咬。葉落知天下秋乎?非也,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