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寬容

當我們打破了別人最寶貝的東西時,是否會感到愧疚,希望別人原諒自己?那么反過來,如果別人打破了自己最心愛的東西,自己是否想過原諒別人?

人生活在世上,就要學會原諒,而要學會原諒,就要有一顆寬容的心。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仿。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而心胸狹窄的人,帶來的只會是痛苦。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周瑜,他長的英俊瀟灑,又有將帥之才,就是這樣一位才華蓋世的人物,卻在向輝煌事業的奮進中,吐血身亡,英年早逝,留下了不盡的遺憾。他的過早死亡就是因為他的心胸過於狹窄。

愛默生曾經說過:“寬容不僅是一種雅量,文明,胸懷,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寬容了別人就等於寬容了自己,寬容的同時,也創造生命的美麗。”我們要學會寬容,應該懷有一顆寬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