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勇敢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一個人若是單槍匹馬的找黑道老大火併,那並不叫做勇敢;若是敢在馬路上飆車,橫衝直撞的,那也不能叫做勇敢。一個人若能做到真正的勇敢,就能受天下萬民所景仰,相反的,若是只逞匹夫之勇,還有可能為眾人所不齒。因此,是否了解“勇敢”二字的定義,也就顯得異常重要了。

岳飛能為眾人所稱道,不怕敵方的大軍,最後被十二道金牌召回,雖知一死,也要回去復命;文天祥寧死不屈,在史簿上留名千史;關羽重義氣,為了結敗的兄弟上刀山下火海,不惜一死,也是一種重義氣與勇敢的表現。但勇敢兩字的界線模糊不清,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分別,導致許多人白白犧牲自己的生命。

如果有人,在上司背後自認為“勇敢”的說人壞話,那是不忠;若為人子從高樓跳下,使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那是不孝;若在路上看到乞丐,還在眾目睽睽中踢他一腳,那是不仁;若把朋友的秘密泄漏出去,害人有殺身之禍,那是不義。上述四種,都不是真勇敢,且一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又有何資格作為人呢?又有何資格談勇敢呢?

這個社會上,有為了抓搶劫犯徒手奪刀的阿伯,也有在兩方打戰時奮勇殺敵的,諸如此類例子層出不窮。勇敢,是人一種好的表現,在此,我由衷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真勇敢”,才能為社會貢獻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