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面對挫折

“挫折”是每人必經的艱難過程,一個人要是時常抱怨,用不耐煩的情緒來面對挫折,它就會像年糕一樣黏著我們,吸引更多不好的負面能量,使自己更常怨天尤人。所以為了不讓“挫折”成為心中的絆腳石,我學會了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解決問題,挫折就會雲消霧散了。

作文”是我由史以來令我頭昏腦脹的敵人,因為作文總是讓我絞盡腦汁,疲累的雙眼呆呆地盯著空白的作文紙,筆在手中不停的轉,沒有一絲靈感,我只好臨時抱佛腳,去翻翻書、找範本。每一次我都要過個一、二十分鐘才能勉勉強強的動手寫幾個字,總是寫了一句,停頓了很久,作文的困難就好像千百斤的鐵塊掉下來,原來這就是“挫折”的痛苦滋味啊!腦袋不斷的浮現出“放棄”的字眼,纏繞著我的思緒,心想:如果我是天才,也不會憂鬱成這樣!

忽然,想起了媽媽曾經講了一番鼓勵我的話:“成功=1%的天才+99%的勤奮,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重點在於自己的心如何去正視這件事,凡事轉個彎,所有的感觸也會與之不同。”記得,我在寫冬天的景象這篇文章時,同樣的,我一點靈感也沒有,愁眉苦臉的,媽媽就騎著機車載我到街上感受這個寒冷的冬天。在大街上,我看見行人都把衣服包得緊緊的像顆大粽子,冷得直發抖,但是經過了公園,我卻看見年輕人、媽媽們和老人個個精神抖擻的在公園裡慢跑、做操、打太極拳;肚子餓了,媽媽又帶我到火鍋店享受熱呼呼的火鍋,好像跟媽媽一起經歷了一趟小小的冬天之旅。為了想要有更豐富的寫作靈感,我翻開了冬天爸媽帶我去日本和奧萬大旅遊時拍的照片,又好像進入了快樂的時光隧道。所以現在寫文章的“挫折”就不在那么沉重了,反而更期待下次的寫作,這樣我又可以體驗不同的、多采多姿的生活,從中找到無限的樂趣。

雖然“挫折”讓我有時頭疼,有時苦惱,有時失落……,但是也使我堅強,閩南語有句俗話說:“吃苦當作吃補”,當我處在逆境中,就要不斷地努力學習、充實自己,吸取各種經驗,我要在人生的困境中推開“樂觀”的窗,讓生命喜悅地進到我的世界,溫暖我的心房,無論遇到什麼挫折,我都會樂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