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大氣的人

在這么大的一個世界裡,有很多不同性格的人,大度和小器就是其中兩種截然不同的人,大度量的人擁有包容的心;反之,小器之人有的是無法看到人間之美的心。從這兩者之中,可以學到人生的道理,也能讓人明白寬恕與忍耐的重要。

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如果我們擁有,以一種寬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就會覺得青天白雲、翠綠草地,都會成為美麗的畫作。如果我們以一種寬恕的心態去對待生活,就會覺得生活是一首美麗的詩歌。反之,小器之人,對事、對人,多以自我為中心,率性而為,遇到事情不滿意就滿腹牢騷,責怪他人、斤斤計較,不肯聽從別人的忠告,缺乏接納他人的雅量,像這樣的人,不但無法把握自己,即使獲得別人的指導和關愛,也不懂得感謝,生活便會充滿抱怨。

富弼是宋朝非常受人敬重的名臣,當過宰相,是三朝輔臣。他年輕時就很有度量,宋史形容他“恭儉好禮,與人言,雖幼賤必盡敬,氣色穆然,不見喜慍。其好善疾惡,蓋出於天性。”有人罵他,他充耳不聞,好像什麼也沒聽見。旁邊的人告訴他說:“那個人正罵你呢!”富弼說:“恐怕罵的是別人。”旁邊的人又說:“喊你的姓名,難道是罵別人?!”富弼說:“恐怕是同名同姓的人。”罵人的那個人聽完富弼的回答後,感到非常羞愧。

所謂:“將相額頭堪走馬,宰相肚裡能撐船。”就是告訴我們為人要寬宏大量,學習忍耐與寬恕。富弼也常訓誡弟子說:“忍字,是解決很多事情的法門。如果具備了清廉、簡樸、善良,再加上一個“忍”字,就什麼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我們要學習寬容大度,才能不斷迎來契機;要學習虛懷若谷,才能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