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

懷疑有如草木之芽,從真理之根萌生……

——題記

只會做事的人就像驢子,不會有出息,也不會有人欣賞,要想成為出色的人就要學會思考,學會質疑,懷疑前人的成果,懷疑前人的學問,才會有所創新。

物理學家丁肇中對學習一絲不苟,讀書專心致志,遇到疑難問題,便找遍書本,務必得到答案才肯罷休。一次物理老師出了一道思考題,很多同學想了想覺得很難就放棄了,等著老師講解,丁肇中不是這樣,他吃飯想、走路想,別的同學都出去活動了,只有他還對著那道題苦苦思索,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終於想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他馬上跑到

圖書館查找資料驗證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確,直到確認自己的解題方法沒有錯誤,他才滿意而去。正是因為他從小培養的這種好問精神,才會有他後面發現丁粒子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善於思考,勤于思考,才會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理論;善於質疑,勤於質疑,才會有所創新。而牛頓根據蘋果掉下來發現萬有引力就是善於思考和質疑的結果,所以我們讀書就要抱著一種思考的態度學習,收穫才會更大,才會有所突破。

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笛卡兒強調科學的目的在於造福人類,使人成為自然界的主人和統治者。他反對經院哲學和神學,認為那是“虛偽的科學”,主張重審知識,提出了懷疑一切的系統懷疑方法。他還提出了“我思故我在”這一哲學命題,他說:對任何事物都可懷疑,唯獨對“我在懷疑”不能懷疑,這說明有一個懷疑的我(即心靈)獨立存在。正因為他在傳統觀念和權威學說前敢於懷疑,破除迷信,才會在科學領域裡取得輝煌的成績,並且創立了解析幾何理論。

質疑是科學研究的源泉活水,質疑是使人類社會前進的推動器;質疑使人智慧,質疑使人敏銳,只要我們在學習中、在生活中經常敢於打破常規,打破傳統,那么我們的世界就會前進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