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到底給了我們什麼

科學到底是好是壞?我一開始對於這個問題,覺得毋庸置疑,科學當然是好的,它根本就沒有壞處。但是,當我讀完《弗蘭肯斯坦》這個悲傷而恐怖的故事後,我覺得我的觀點錯了。

故事的主人公維克多˙弗蘭肯斯坦是個科學家。他兒時目睹了閃電的巨大威力,決定用閃電造一個人。他造的人比其他人都要高大強壯。然而,弗蘭肯斯坦最終沒有成功控制他,那個怪物最終毀滅了了弗蘭肯斯坦所愛的一切。他最終也死在了追殺怪物的途中。

這是一個老故事,因為它創作於一百五十多年前,那個時候科學才剛剛起步;這又是一個新故事,因為主人公弗蘭肯斯坦所遇到的問題也是我們今天所遇到的。科學給了我們管理世界的力量,但當這股力量一天天壯大起來,它開始不受控制。一百五十多年前作者就大膽預言了現在的科學都做不到的——將閃電通入死人的體內使其死而復生,也預言了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問題:科學似乎開始脫離我們而獨立,甚至開始主宰我們。

這樣的例子,從一百五十多年前就開始了,並一直延續到現在。這一百五十年間能舉的例子太多了。一百五十多年前,工業革命造就了歐洲主宰世界的霸主地位時,瘋狂的歐洲人向其他各個大洲的開始了他們瘋狂的掠奪。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人們的生活在加速——從出行到飲食到壽命。《摩登時代》這部電影就說明了這一點:工人們利用大型機器工作,而這大型機器似乎在加速生產的同時,也給工人們的壽命加了速。很多工人都在一種機械的環境中生活,仿佛他們也是機器,很多工人都未老先衰,變成了機器的奴隸。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結束,帝國主義國家矛盾激化,最終導致了19202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場大戰,真正顯示了科學的威力。坦克車裡的士兵只要按一個按鈕,就有炮彈從坦克車裡飛出,被擊中的人變灰飛煙滅;飛行員只需要按一個按鈕,就有炸彈以一個優美的自由落體從空中落下,將被擊中的一切物體炸成灰;機槍手只需要瞄準了在扣動扳機,幾十甚至幾百個活生生的人就一命嗚呼——這就是科學的偉大力量。

戰爭結束只過了二三十年,瘋狂的德、意、日三國利用科學,不斷升級自己的軍用裝備。終於挑起了更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就是科學的偉大力量:當一家老小幸福的坐在家裡,可能就有炸彈飛向他們,戰士們再也不用到一個固定的前線去打仗了,因為可能一夜之間,一座城市就變成了一個前線。士兵們只需要按一個按鈕,就能屠殺成千上萬個士兵或者是無辜的普通百姓。

戰爭的陰影籠罩了這個世界七年。當這慘無人道的戰爭結束後不久,我們就迎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或許有人會說,悲劇一直到這裡就停止了吧。但是沒有。通過科技革命我們創造出了計算機、手機,可這兩樣哪一個沒有束縛著人呢?這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望著你,而你卻在玩手機。這是一句多么恰當的話,這就是現代化生活的最好體現。

那么,科學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毋庸置疑,它給了我們力量去改造世界。但是,它也帶給了我們災難。現在科學家們創造出了大型機器、電腦、武器,他們說這是有益的,但我們真的能駕馭它們嗎?我們發展科學,是為了管理世界,而不是成為科學的奴隸。可是現在,科學開始脫離我們,開始主宰我們,主宰世界。我想誰都不願意被科學奴役,甚至成為它的犧牲品。我並不是要讓科學停止發展,我只是希望科學的發展不要脫離人,它應該以人為本。

不要讓人最終成為一個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