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題記

那青翠的香樟樹、曲折的小徑、典雅的小亭,都在夕陽的餘暉中鋪上了一層淡淡的金黃,在我心中,凝結成了一縷憂傷,成為永不磨滅的回憶。母校,我們就要分離了啊!

母校,你是否會為我在灞陵折一支送別的青柳?你是否會為我清唱《送別》?你是否也如我一樣感嘆離別的悲涼?

重入校園,我想記住你的一切!

校門前那棵白玉蘭依舊欣欣向榮,翠綠的葉片在陽光下顯得蒼翠欲滴,多情的枝條在風中招搖。為什麼它沒有一點憂傷呢?我不由得想起韋莊在《台城》中的慨嘆:“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又抑或如《詩經》中所寫:昔我往兮,楊柳依依。是啊,草木之物又如何理解人的情感呢?

想到了小亭,於是緩步而去。

通往小亭的路依舊曲折通幽。夕陽影里,野草閒花,燕子低飛,尋覓舊家。小亭的景色還是那么別致。亭旁池中的荷花依舊嬌艷,魚兒歡快地游著,不遠處,高大的教學樓在夕陽下拉出長長的影子,也拉長了我的憂傷。校園中發生的一切依舊曆歷在目,朗朗的讀書聲仿佛還在耳邊迴響,腦海里不斷彈出同學們一張張鮮活的笑臉:阿凡、詩婕、紫婷……

我不知道我有多少憂傷,能否被雙溪的舴艋舟載動。一個人走出校園,回首,校園像個孩子,在太陽撒下的紅紗中安靜地睡了,這一幕,成為永恆。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在和我一起慨嘆。

所有悲傷,總有一絲快樂的線索。

所有遺憾,總有一個完美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