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拾幸福

坐在靜悄悄的考場上,我的思緒仿佛又飛到那次生病住院的時光,撿拾起醫院獨處時的幸福,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沁入肺腑的聲響??

那是去年夏天,我生病了。在醫院裡的那幾天,每逢夜晚來臨,我總想在寂寞中享受一段樂曲,最好是小提琴曲,譬如《梁祝》。當幽幽的弦聲響起,我總會覺得一種輕盈和纏綿縈繞身邊。可是,這是醫院,我不可得。

於是,我想起天籟之音,記得梁實秋曾經如是說:“秋風起時,樹葉瑟瑟的聲音,一陣陣襲來,如潮湧,如急雨,如萬馬奔騰,如銜枚疾走;風定之後,細聽還有枯乾的樹葉一聲聲地打在台階上。秋雨落時,初起如蠶食桑葉,悉悉唆唆,繼而浠浠瀝瀝,打在蕉葉上清脆可聽。”這“雨疏風驟”、“梧桐更兼細雨”的氣氛一定也很適合病人,可是,此時不是秋天,我也不可得。

曾聽人說盲人的聽力最為敏感,於是,我閉上眼睛,屏息靜聽窗外的聲音,果真我聽到了幾聲蟲鳴,似有若無,隱隱約約,點點滴滴,猶如水中月,霧中花,模糊難辨。我豎起耳朵,妄想繼續聽個清楚,它卻倏爾躲到遠遠的角落裡去了,過一會忽然又冒了出來,清晰地在耳邊嘹亮地響起——“唧唧,唧唧??”夏天夜晚的這時斷時續的蟲鳴,既沒有輕音樂的清爽,沒有百靈的婉轉,也沒有小泉叮咚的愜意,所以以前我總覺得它單調、難聽,甚至刺耳,而今才領略到它箇中的韻味,獨自享受病房裡的靜謐,這也算是我心中的音樂吧。

此時,坐在靜悄悄的考場上,回想靜夜中在病房中聽到的“音樂”,我體味了獨處時的幸福感覺,因為那種沁入肺腑的蟲鳴,留給我的是純潔、美麗、優雅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