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夏

最喜歡在農村享受夏季的時光了。

農村人很勤勞,天剛剛亮的時候,大多數人家已經吃過早飯,收拾鋤具,起早下地了。人們的肩膀上總是搭著一條毛巾,這毛巾是擦汗用的,上身穿的很隨意,一般是最普通的吊帶背心,背心的顏色都有些掉色,泛黃了,可他們從不注意這些,下身配著條過時的短褲,還有些土在上面,腳上蹬著一雙自家做的針線布鞋,人們常說,穿著自家做的鞋踩在這黃土地上,踏實。中午的太陽曬得人們沒了心情,下地的人們開始往家裡趕了,衣服上掛著枯草,沾著泥土,有的甚至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了,扛著下地的鋤具,是拉著回來的。因為中午太熱,午飯就變得簡單,湊合著就是一頓飯,這樣,吃過了,就可以休息一會了。下午不再那么熱了,人們就又去下地了,這一乾,就又是半天,下午比上午幹勁足,下午的天氣涼爽了很多。

暮色照耀到大地上,家家戶戶上了燈,開始做晚飯了。這時,你站在高高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裊裊炊煙了,炊煙伴著夜幕,極有詩境,使人陶醉。

夏季的燥熱,把吃過晚飯的人們從屋裡趕了出來,樹上的知了也不停的叫著,添了幾分熱鬧。鄰居們聚在一起,隨意的坐著,嘻嘻哈哈的,笑聲不斷,說說東家長西家短,這些話也就隨著熱風颳到荒郊野外去了。孩子們也胡亂的瘋跑著,你追我趕,大人們時不時的囑咐兩句:“別摔著,注意些”。孩子們可聽不進去,盡情的玩兒著,場面好不熱鬧。有些人開始打起了哈欠,乏了,就叫喊著自家孩子回去,孩子們很不情願,和夥伴們在一起還沒有玩痛快呢,沒辦法,只好在大人的拉扯下跟著回家去了,其他的孩子們就都散了,去找各自的家人,央著鬧著回家睡覺,人們也就三三倆倆的回去了,上了門,熄了燈,這一天就算過去了。

熄了燈的鄉村,多了份寧靜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