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變化初三作文700字

我們的國家發展的很快,我的家鄉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家鄉的變化初三作文7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家鄉的變化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蹟般的聚起座座金山…”改革開放的號角就象一聲聲春雷驚醒了大江南北,我們的祖國在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指引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家鄉——寶雞更是一番新的氣象,樓變高了,路變寬了,天邊藍了,水變綠了…

聽奶奶說,寶雞原來是一座貧窮落後的小山城,房屋破爛不堪,路面坑坑窪窪,一到下雨天,泥濘難行,人們常常為出門,上班發愁,渭河兩岸更是雜草叢生,荒無人煙,…

如今,家鄉變了,幢幢高樓拔地而起,條條馬路平坦寬闊,拱形的世紀橋更是寶雞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橋面可以並排行走三輛汽車,兩旁是寬闊的人行道,最邊上是造型奇特的花草樹木,人走在上面象走進了仙境,都飄飄欲仙了。到了晚上,街道可熱鬧呢,繁花似錦,燈光閃爍,到處是燈的海洋,各種彩燈發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寶雞城,燈光一會兒變成紅的,一會兒變成黃的,一會兒變成紫的,五光十色,寶雞的夜晚如同白晝,令人陶醉。

早晨,渭河公園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晨練的人們陸續來到了公園,呼吸著新鮮空氣,聽著鳥兒鳴唱,欣賞著百花爭艷,做著各種練身動作,還有好多老爺爺老奶奶跟著歡快的音樂在翩翩起舞呢 …一片祥和幸福的圖景,多么令人愜意呀。

人們的生活水平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走到大街上,人們都穿著自己喜歡的各色衣服,色彩斑斕,時尚靚麗,往日的布票時代已經告別了我們,人們在商場,超市隨便挑選衣服,人們更不再為一日三餐發愁了,人們追求的是生活的質量,追求的是更高的物質營養。大街上車水馬龍人們隨便就可以做車到達目的地,不在為上班,出行發愁了。

是啊,改革開放後,家鄉變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望著美麗的寶雞,我感覺到了時代跳動的脈搏,聽到了社會前進的步伐,預感到我們的祖國將會有巨大的騰飛,我們這一代將更加努力去奮鬥,讓家鄉更美,讓祖國更繁榮富強。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在黨的富民政策下,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說到家鄉的變化,首先要說的是伯伯家的變化。以前,伯伯家住在一間又小又矮的平房,家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家俱;特別是夏天,蚊子就像飛行隊一樣,輪翻向你發起攻擊,讓你無處可逃。現在伯伯家已住上了三層的樓房,家裡還買冰櫃、空調、電腦、洗衣機等現代家電,一點也不比城裡人差。更值得一提的是吃的方面,以前一年難得吃上幾頓肉,現在是講究營養均衡,葷素搭配。我問起伯伯這幾年生活為什麼變化這么大?他樂呵呵說:“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了許多惠民政策,只要不怕苦,還愁沒地方掙錢?”確實伯伯家搞養殖、種香蕉、種芥菜,一年下來收入都在幾萬元以上。

當你第一次來到我們家鄉,給你的第一印象肯定寬敞平坦的鄉村公路,路上機車、農用車、小轎車來來往往,你會驚呀這裡的繁榮與富裕!不過我要告訴你,以前,這裡可是出了名的“水泥路”,下雨天,道路坑坑窪窪,泥濘不堪,偶爾一輛車從你身邊開過,準把你弄成一個像剛從土裡控出來的泥人;晴天時則塵土飛揚,讓你幾乎無法呼吸。現在大家富了起來,也開始注重公益事業了,因為大家懂得“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了。

說到家鄉的變化,不得不提的是學校的變化。走進村里,最漂亮、最高的房子不是村委辦公樓,而是學校的教學樓,聽村書記說,“再窮也不能窮教育”。以前學校那一排排破爛不堪的平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敞明亮的教學樓,電腦室、音樂室、圖書館、科技活動室,一應俱全,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地飄揚在學校的上空。九年義務教育,讓我的同齡人有了更多的上學機會,聽奶奶說,以前,女娃娃生下來,大部分被送去當童養媳,哪能像我這樣去上學呢?

還有……,再說下去你會嫌我太羅嗦了,有機會還是你親自來看一看吧!

家鄉的變化

中國發生了翻天腹地的變化,這不我的家鄉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營口鮁魚圈,一個國家級的開發區。但是,二十五年前的這兒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二十五年前,這就是一個小漁村,人們住的是草房,每天靠打魚為生。人們每天都順著羊腸小路去海邊打魚,貧窮落後永遠困擾著人民,祖祖輩輩就這樣生存著。直到改革開放後的一天,國務院批准了關於鮁魚圈的建設,把鮁魚圈定為國家級開發區。聽到了這個訊息後,人們都高興極了,都在為鮁魚圈的建設而格外努力。

人們努力了十幾年,終於小漁村變成了現代化的都市,高樓大廈取代了小草房,羊腸小路變成了柏油大道,道路兩邊路燈、樹木、鮮花交相輝映,廣場、公園各種遊樂場所隨處可見,小驢車變成了計程車、公車,大街上賓士、寶馬、奧迪……各種名車再也不是稀罕物了。

看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原來的黑白電視也變成了液晶彩電,原來的老式電話變成了行動電話,原來的上弦老鍾變成了電子鬧鐘,原來的餐桌上是鹹菜、粗糧,現在已經變成滿桌喜歡的飯菜,再看街道兩旁各種特色場館讓您目不暇接,書店、文化館、少年宮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的遨遊……

工業迅猛發展。原來這裡沒有什麼工業,人們只靠打漁為生。現在你看,港口與鞍鋼在這裡挽起了臂膀,各個企業都來這裡投資,省實驗中學在這裡建分校,就連同一首歌也在這舉辦……

這裡是商業交易的集站地。原來的商業交易只有買魚賣魚、買船賣船、買網賣網……而現在,交易一下子升級了,變成了買車賣車、買樓賣樓……基金、股票、證券等越來越多的被市民所接受,各種交易層出不窮。

這就是改革開放後我家鄉的變化。我愛我的家鄉,更愛變化中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