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和磨難造就的偉人

戰勝痛苦和磨難,才有生的希望。

貝多芬出生於貧寒的家庭,父親是歌劇演員,性格粗魯,愛酗酒,母親是個女僕。貝多芬童年和少年時期的生活困苦,還經常受到父親的打罵。貝多芬十一歲加入戲院樂隊,十三歲當大風琴手。十七歲喪母,獨自一人承擔教育兩兄弟的責任。

貝多芬離開了故鄉,前往維也納。不久,痛苦敲響了他的生命之門,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響,聽覺越來越弱。起初,他獨自一人守著這可怕的秘密。182024年,他愛上了一位名叫朱麗埃塔的姑娘,但由於自身殘疾和朱麗埃塔的虛榮,兩年後她嫁給了一個伯爵。肉體與精神倍受折磨;182024年5月貝多芬與布倫瑞克小姐訂婚,因為美好的愛情產生了貝多芬的一系列偉大的作品。不幸的是,愛情又一次把他遺棄了,未婚妻和別人結婚了。這時貝多芬正處於創作的極盛時期。他受到了世人矚目,經濟困窘,親朋好友一個個死亡離散,耳朵也已全聾,和人們交流只能在紙上進行。面對生活苦難,似乎沒有什麼能使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作風。

托爾斯泰喜歡打扮成流浪漢的樣子徒步旅行。有一次,他在一個小火車站的月台上休息,月台邊列車上的一位婦人誤將他當成腳夫,叫他去候車室取回手提包。他照辦了。婦人隨手塞給他五戈比小費。他先是一愣,而後自然地收起來。這時周圍的人認出了托爾斯泰,婦人由驚訝變為了窘迫,請求托爾斯泰將那五戈比還給她。托爾斯泰拒絕了:"這是我用勞動掙來的正當收入,我要把它留下來。…這是件很平常的事,您不必感到不安。再見吧,祝您一路順風,夫人。"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沒有單純、善良和真實,就沒有偉大。"他的行動讓人們看到了他靈魂的崇高和人格的偉大。

生是艱苦的。在不甘於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之的鬥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鬥爭。

他為許許多多的人做出了許許多多的貢獻,卻從無所求。他為心中的真理而奮鬥,屢遭誤解也毫無怨言。他寫了不少書,展示了歷史的廣闊畫面,譜寫了民族之魂,塑造了一大群鮮活的人物形象。慢慢地,他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書被人們稱讚,他的善行被廣為傳頌,他的名字被人們默默敬仰。他離開人世間若干年後,他還一直被人們深深懷念著。他有著優越的地位,健康的身體,美滿的家庭。倘若他安於現狀,過著平靜而幸福的生活,那么若干年後,將沒有人記得他的生存。

他,就是托爾斯泰。

米開朗琪羅的性格可真不是太好:軟弱、膽小、多疑、優柔寡斷、做事有始無終…但在藝術上,為了尋找好材料,他在採石場一呆就是幾個月;為了運送精心挑選的石料,他親自帶領工人開山築路;為了使壁畫保持鮮艷不脫落,他摸索顏料配方,一有差錯就得從頭再來,於是嘗試了又失敗,失敗了再嘗試;為了建造陵園、鑄造銅像,他不得不從頭學習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煉銅術、建築學。他在生活中也許不勇敢,但在探索藝術時,他從未膽怯過!

痛苦和磨難造就的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