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紀實之我和家人之間

我和家人的生活,就像品嘗一杯茶,過程平平淡淡,但回味起來總是甜甜的。

奶奶爺爺愛吃湯圓,我們便自己動手打造“愛心湯圓”。我將買來的麵粉加入適量的水,開始和起麵粉來。雙手不停地揉啊揉,別看和麵粉這事兒就一個動作,做起來真夠累的!媽媽看我力不從心,好心地將我擠到一旁,說道:“去!端碗水來!等會兒湯圓合不上,用水粘上。”說完,自己伸出手用力和麵粉來,在上面用力往前推著稍成形的麵粉,重複著同一個動作。一旁的爸爸一手拿菜刀,一手按住豬肉,“噹!噹!”就往豬肉上切,豬肉一抖一抖,好似害怕得在顫抖。

待爸爸將一塊豬肉切成肉泥,媽媽和出個麵團,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分別從麵團上捏下一塊,學著媽媽的樣子,先將其揉成一個團,再用兩個大拇指按出一個坑。可我笨手笨腳地硬將它按成了一個餅的樣子,爸爸一把奪過我手中的“餅”,嘆一口氣:“唉,這么簡單也做不好!孺子不可教也!”我伸脖子看向爸爸的麵團,以它的程度與餅也無異嘛,再瞧瞧媽媽的麵團,圓弧的開口,光滑的外表,媽媽已經往裡加肉了,肉的紅艷,麵團的白嫩,怎么看怎么賞心悅目!我奪過爸爸手中的麵團,笑嘻嘻地遞到媽媽面前:“媽媽,我按不好,你幫我按吧!”媽媽笑而不語,只是輕輕搖頭,動手將還未捏住的口子捏上,放在盤子裡,然後又捏了一塊麵團,開口說道:“跟我學。其實,做湯圓的過程跟實現夢想的過程很相似。”媽媽一手指著麵團上的凹凹凸凸:“這些就像在夢想路上的困難與阻礙,你要做的,”媽媽雙手不停地搓揉著麵團,“就是不停地搓揉,將其磨沒,然後一點點去實現你的夢想。”一個圓潤的麵團出現在媽媽的手上,然後,她食指伸進麵團中,按到底,然後伸出兩個大拇指慢慢地按壓著麵團中間的洞與邊緣,終於磨出了一個小袋子似的麵團,再放入肉,捏住,一個湯圓就做好了。我認真地點了點頭,做湯圓就像去實現夢想,需要耐心與搓揉。我轉身要教爸爸,爸爸不情願地跟著我學,卻猛然發現,我做得比他好,他笑呵呵地說:”學得不錯嘛!做得挺好!孺子可教也!”我們三個一齊哈哈地笑了。

我們花了一個小時完成了兩大盤“愛心湯圓”,爺爺奶奶品嘗後直叫好!

這是我第一次包湯圓,事隔幾年,我依然記得清楚。那一次,不僅讓我學到要實現夢想,要有耐心,要懂得搓揉,還讓我感受無論做什麼事,與家人在一起就會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