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之昴——慈禧

有的人說她是亡國的劊子手,也有人說她是蒼穹之昴,高貴,美麗。卻又幹練果斷,心狠手辣。

那時的大清國,已經不復康乾盛世的雄威。鴉片遍地,民不聊生。而在千里之外的北京,27歲的慈禧,剛剛登上權利的頂峰。成為大清朝的聖母皇太后,名副其實的掌權者。

對於慈禧這個人,歷史上褒貶不一。一方面,她為體弱多病的鹹豐生下了獨子同治帝,為大清朝延續了血脈。而且在鹹豐死後,她以一個政治家的冷靜,處死了那些居心叵測的顧命大臣們。鞏固了她和年幼的同治帝的權利和安全。另一方面,她卻大肆鋪張,“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使整箇中國處於風雨飄搖,水深火熱之中。

慈禧,她是一個醉心於權力的女人,她畢生都活在追求與鞏固權力之中。以至於被它蒙蔽了雙眼,根本無心去打理一塌糊塗的政事。這就是她最大的弊端。

其實仔細想想,她還是分得清大局的。當初光緒皇帝要發動戊戌變法,頒布《明定國是》的時候,她也是毅然同意的。因為這有利於整個大清。而當光緒恢復了一系列直接聽命於皇帝的機構,例如上書房,軍機處時。她開始警覺了,她感覺皇帝已經逐漸脫離了她的統治,作為一個野心家,她斷然不會讓這樣的情況出現。一旦光緒重新掌權,她必定沒有活路。

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女人,她的心裡必定是不服氣的。所以她幾乎瘋狂的斂財,圓明園剛剛被毀,另一頭頤和園就迅速的建立起來。她用無數的物質財富,來向世人宣告她的高貴。

大殿前的漢白玉雕塑,變成了鳳凰在上,蛟龍在下的圖騰。而曾經屹立東方,號稱世界第一強國的中國。卻在她的統治之下,被西方小國們任意欺侮。

其實,大清國,在乾隆之後已經逐漸外強中乾了,歷史需要的,只是一個王朝的終結者而已。

慈禧,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個傳奇式的女子。她既是一個在歷史上遺臭萬年的,腐朽的統治者,卻又是那蒼穹之中最閃耀的一顆昴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