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國恥

戰爭是兇殘的,戰爭是一把殺人的利刃。

——題記

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日軍在瀋陽城北的柳條湖村,蓄意炸毀了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還誣稱是中國軍隊破壞。日軍從此為藉口,向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瀋陽城發動進攻,並在第二天占領瀋陽。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久。1927年7月,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再給天皇的秦折中聲稱:“欲征服支那(即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1929——1931年,日本參謀本部和關東軍四次密集偵探東北三省,繪製東北軍兵力分布圖,並制定了侵略東北的作戰方案。國民政府對日本侵略行不抵抗政策,張學良奉命將東北軍撤至關內。不到半年,日本占領了東北三省,3000萬東北同胞慘遭蹂躪,許多人流落他鄉。

南京大屠殺

日本占領傷害後,分兩路進攻南京。國民政府由南京遷至重慶。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後,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滅絕人性的大屠殺。被日軍屠殺的南京和平居民,放下武器的中國軍警等達30多萬人。南京大屠殺是人類歷史罕見的暴行。

日軍在南京用集體槍東,刀砍,火燒,水淹,狗咬,活埋,挖心,切腹等殘忍手段殺害我中國人民。在草鞋峽,煤炭港,日軍用機槍射殺57000多人後,用煤油焚屍滅跡。東京《日日新聞》報導兩名日軍少在南京大屠殺中開展殺人比賽,個殺中國人105,106人。德國人拉貝目睹了南京大屠殺的慘狀後,在日記中寫道:“通往下關的中山路上屍橫遍野……把江門被炮火打得千川百孔,城門前到處是成堆的屍體。”日本隨軍記者鈴木二郎在中山門附近親眼看見到集體屠殺俘虜的慘狀:“俘虜們在25公尺的城牆上排成一列,許多日本士兵端著插上刺刀的槍齊聲大吼,向俘虜們的前或腰部刺去,一個接著一個被落到城外去了。只見飛濺的血雨噴向半空,陰森的氣氛,使人汗毛直豎,渾身戰慄……”

聶華苓說過: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對,我們不能忘記歷史的仇恨。不能忘記國家的恥辱。我們不能忘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