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朋友圈作文800字滿分範文

打開朋友圈,是琳琅滿目的商品;打開朋友圈,是風景唯美的照片;打開朋友圈,便是通向了另一個世界。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朋友圈”的800字優秀作文,歡迎閱讀。

朋友圈作文800字1:圈外的世界更精彩

作者:程楠

好萊塢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講述了一個公元2720xx年的故事,所有的人類都成了只會盯著螢幕的大胖子,因為他們不會溝通,不會交流,各自活在螢幕里的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只有淡漠……

縱觀我們公元20xx年的現實世界,也不乏“低頭一族”將他們鎖在螢幕前的,正是手機上一個彩色的小圖示——朋友圈。

這么說吧,如果讓我給微信朋友圈下個定義,那就好比一個人拿了一截枯樹枝子在地上畫了一個圈,讓後義無反顧地跳進去,無可救藥的陷進去。簡單明了的說,就是將自己禁錮在那個小小的圖示里,無法自拔。

當然,不可否認朋友圈裡的世界還是很精彩的。無論是午夜十一二點還是凌晨三四點,打開朋友圈,你會看到你的各種親朋好友(不論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各種炫富、曬子,發自拍、心情、旅行、雞湯、新聞……一句話,“加盟”了朋友圈,你不僅會了解到七大姑八大姨的最新生活動態,還能包攬天下新聞趣事。

使朋友圈如此“妖嬈多姿”,仍有不少人隱匿在圈外。也會有人對圈外的人嗤之以鼻:那人真趕不上時代,連朋友圈裡的最新話題都一概不知。那么他們在做什麼呢?也許他們在家裡嘗試著做一道精緻的飯菜犒勞自己,或許他們正泡在圖書館給大腦“充電”,又或許他們正背著背包和家人一起旅行,亦或在家裡獨享一部令自己淚流滿面的老電影……

甩開了朋友圈,不必再為要發哪張照片搖擺不定、猶豫不決,也不必整天看別人比自己過得是好是壞。人們真正應該重視的朋友圈應該在現實世界中,因為為心裡的某些朋友不會因為你給他(她)點了多少“贊”而兩肋插刀。

在我的“朋友圈”里,朋友屈指可數。他們與我有共同的話題可聊,有共同的理想去暢想。更多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獨處,去閱讀去理性思考,去拼搏去奮鬥,這未嘗不是一項頂好的選擇。

在我看來,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協調好虛擬與現實的關係。這樣無論是圈裡圈外,你都會如魚得水。

朋友圈作文800字2:我們更需多元的聲音

微博與微信成為了時下人們熱捧的寵兒。它們擁有相同的使用者,示有各自忠實的冬粉。它們的不同的功能讓人們爭辯不已。

在微信朋友圈中,你發布的內容只能被你的親朋好友所看到。如果你所發布的內容與他們契合,那么他們就給你點讚,給你肯定的評價,若是不贊同你的觀點,他們礙於面子,礙交情,只會默默地把你的朋友滑動開,假裝看不見。試問,有誰在朋友圈中收到,“啊,你穿這件衣服好醜!別穿了!”這樣的評論呢?

在微博上,境況則完全不同。由於不認識的人亦可看到你發布的內容,他們不需要有更多的顧忌,可以將自己真實的想法吐露,所以說話更直接。誠然,相比起微博上不時出現的“世紀級”的口水戰,微信朋友圈顯得更加風平浪靜,其樂融融。但是,事物的發展往往蘊藏在矛盾運動中。你對你的見解沾沾自喜時,有網友指出你認識中的不足與錯誤。你對此憤憤不平,衝上去與之“撕殺”,幾個爭論的回合下來,你對事物的認識反而更全面了,順帶獲得一股酣暢淋漓之感。

你看,歷朝歷代哪位暴君不是自認英明而專斷、蠻橫的?而盛世的明主則多為廣開言路、尊重各位臣子給他的意見。暴君身旁依附的是阿諛奉承的小人,明主身邊則站著義正言辭的忠臣。國家凋敝抑或是開創繁榮盛世,不是一道很簡單的選擇題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多元化的聲音。

當下,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開通了微博,及時發布微博,保持信息的暢通,使決策更為透明。政府開通微博,各路網友獻言獻策。在不同的聲音中政府可以聽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實在是樂事一件。

的確,微信朋友圈提供了一個更加私密的空間,但是,微博卻為我們搭建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舞台。我們在這裡不僅可以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亦可抒發我們自己對別人的見解。更多的不同的聲音交融在一起,才可以讓我們更加堅定地走在前進的道路上,及時發現錯誤避免錯誤的傾向。

所以,我們需要更多元的聲音。一味的鮮花與掌聲只會讓人沉溺其間不能自拔,而“苦口良藥,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所以我們需要更多元的聲音。

朋友圈作文800字3:朋友圈的人和事

作者:羅瑜權

這兩年,部落格、微博使用人數漸漸下降,人們興起用微信作為社交工具進行日常交流,通過微信了解新聞、獲取信息。只要手機能上網,微信帶給你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手機的長期使用使人變得越來越懶,存下的幾百個電話號碼使用率也愈來愈低,只是偶爾有事時打個電話或重大節日發條簡訊而已。但微信的使用卻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閒暇時打開朋友的相冊,翻開圖片、文字,看到的是朋友的心靈雞湯、體會的是朋友的人生智慧、分享的是朋友的幸福生活,虛擬的空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朋友“安逸的版”,書法家,其父親是已故著名書法家侯正榮。我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的侯氏書法——不僅傳承了侯正榮先生的書風,而且吸眾家之長,形成獨到的風格,用字造型優美,墨色變化豐富,字型雄渾自然,行雲流水,深受朋友喜歡。

朋友“青石板的愛”,是名年輕的退伍軍人,為了宣傳家鄉昭化古城,經常拍攝家鄉的美麗風光,發到微信、微博和部落格里,讓大家通過小小視窗,了解昭化古城的歷史淵源和現狀。

女孩愛臭美,什麼好吃的,漂亮衣服,美麗倩影,都在微信里曬。有一位女教師,好旅行,愛照相,經常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發在微信里。有一天我遇到她,談起在“朋友圈”里發的這些,她說想讓圈裡的朋友看到她家的幸福生活,把快樂分享給大家,還讓我多為她點讚。

微信是一種人生,朋友圈裡五花八門的文章,每次都有一些好友在默默點讚,每次都有一張張傻笑的評論圖片。這些點讚和發圖片的人中,不管是誰,都要謝謝他。忙於事業、家庭,說累也累,說不累也不累,而生活滋潤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身邊有一幫好友為你點讚。當你看到你朋友圈的好友落寞時,默默給個贊鼓勵他;當你看到你的好友在朋友圈意氣風發時,不妨也默默點個讚提醒他。

朋友圈作文800字4:於微博天地中自在暢遊

韓寒曾嘆道:“這個世界更新地越來越快,你都來不及下載。”而微博和微信,無疑更是資訊時代快速更新下的產物。

選擇微博還是微信?不同網路平台用戶有不同看法,而我認為,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都是豐富自身生活的一種媒介和方式,但微博相比微信更能塑造思維、開闊視野。

囿於微信的個人圈子裡,能嗅到讚賞之語的芬芳,卻難以感受更大世界裡的狂風凜冽抑或曼珠沙華。中大辯手馬薇薇就曾坦言道“相比微信更鐘愛微博,通過它,可感受網友評論中的抑或諷刺抑或智慧火光,而那對於辯手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財富。”不願像海子一樣“目送沿海的日落,緊抱一個醉生夢死的枕頭,游不出回憶卻學不會放手,怎么走”的彷徨與拘泥個人圈子,就應像顧城一樣“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每一雙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走出來,面對大千世界抒發個人豪情。走出微信的個人圈子,走向微博的開放空間。

微信與微博作為傳媒工具,並不是對立不可共存的,綜合利用各方優勢亦可自在暢遊於信息之海。如三毛嘆道的“如何能與涼風約,不與塵沙一起來”,資訊時代裹挾而下的洪流與風沙迷住了我們的眼,分辨不清這些工具孰優孰劣。此時,勿忘微信中前不久在網路上悄悄走紅的“睡前讀一首詩”功能,勿忘微博中便捷最熱話題榜功能;勿忘微信中方便快捷的掃描二維碼功能,更莫忽視微博中強大尋友功能??物盡其用,亦或是微信,還是微博,才能優勢互補,更好發揮它們的功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無論是嗅微信之芬香還是暢遊微博之海,都不要被它們奴役,被時代的風沙席捲。麥家曾在《娛樂至死》中嘆道:“莊重不如世俗有魅力,高尚成為可笑的把柄。”劉恆也曾無奈慨道:“時代的風沙在大地上席捲,撕扯著古老的風華。”我們怎能被傳媒工具奴役頭腦?我們怎能除資訊時代洪流中便裹挾不前?自在暢遊於微博、微信之海中,須有理性之精神亦要有分辨是非能力與廣闊胸懷。

馬里托曾說:“我們,將是這個時代的挽瀾者。”在微信中守人之溫情,在微博中塑造思維,開闊視野,亦能在此天地中自在暢遊,做時代的挽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