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心跳加速

別人這樣說,書上也這樣寫:當一個人緊張時會顫抖發冷,當一個人恐懼害怕時會心跳加速,渾身冒汗。以前我不是太相信這個說法的真實性,可是當我體會到之後才明白,那種感覺如此深刻,讓我心跳加速得快要窒息。

星期天晚自習考數學,這是慣例。我沒有做準備,因為我認為數學題,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所以便將精力放在了其他學科上。很快,發數學試卷了。我快速地答題,認為試卷很簡單,所有就有點飄飄然,一邊做一邊哼歌。突然,我的思緒被擾亂了,“這道題誰出的,真難!”我心裡暗暗嘀咕著。於是我仔細又認真地把題目復讀了一遍,把條件一一梳理了一遍,可是還是毫無頭緒,我放棄了,決定做下一道題。這次,我不再浮躁了,而是慢慢地讀題,可是,當我讀完後又覺得這道題比剛才那道題更難。便返回去重新讀第一題,緊接著讀第二題就這樣反反覆覆了好幾次,我腦袋都快炸了。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在我讀完好幾遍仍無所獲後,我決定不再硬碰硬了。轉而做下面最後兩道題。我知道下面兩道題一定更難,可是沒有辦法,我不抱希望地讀完這兩道題後,整個人都崩潰了。

整張試卷有4道題目不會,如果全都不做那意味著我最少只能得64分,想到我以前輝煌的成績,想起老師,父母對我的信任,想起同學們對我的敬佩,我頓時手足一措,一遍一遍地來回翻試卷,啟圖找到一些靈感。周圍其他同學的筆與試卷不斷摩擦著,似乎像是嘲笑聲,斥責聲一樣,讓我心煩意亂。我的臉越來越燙,身子不聽使喚,開始發抖。之後的一段時間,我的腦海中不斷閃現出考不好後,老師父母和同學們對我充滿懷疑的畫面,我越來越緊張,不斷地用手敲打著頭,妄想能打出一些靈感。

漸漸地,我不再發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陣僵硬,全身開始冒汗,一滴一滴的汗水濕透我的衣服,這些已不重要了。我腦子裡想的不再是考題,而是一陣陣的恐懼,心跳得越來越快,世界都寂靜了,只有我木然地聆聽那急促的心跳聲:“呯呯呯呯呯……”我努力著讓自己平靜,可是我感覺快要窒息了一樣,這時,我想到了以前在書上讀過的一段話:

生命需要經過嚴格的淬鍊,才會展現出它耀眼的光芒和純美的質地、平靜的海面永遠只是一幅單調的風景,只有當轟然大浪撞擊在聳立不屈的巨岩上,那千萬朵潔白似雪,動人心魄的浪花,才會在睛空麗日之下激射開來,迸散開來。

我反覆地回想著這句話,再看看試卷上的題目,我笑了,原來如此,我懂了,原來如此簡單。

考完後,我鬆了一口氣。再回頭發現原來冒汗的也不只我一個。我想他們擔心的也不比我少吧。

其實生命就像地底下的暗流,在黑暗中在漫漫無期的長夜裡,時而向東,時而向西,時而一瀉直下,時而又似蒼鷹一樣鑽出雲層,奔向太陽和光明,當我們觸到藍天后,才會發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從那件事中,我明白了不管我們做什麼都不要只在意結果,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總會有一些艱難,過程才會更加有意義。生命不就是留給我們思索的嗎?在困難面前,緊張慌亂只會讓我們心跳加速,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勇敢地面對,以冷靜的頭腦思考問題,這樣才不會被困難打倒,才能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