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一個希望

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要一些希望實現的事。這些希望有大有小;有美好也有低劣;有造福子孫的,也有貽害後人的。

2024年5月12日的大的地震,震塌了汶川許多的房屋,死傷數萬人。但是他們仍然不放棄一點希望。在死亡面前,他們等著我們的救援,他們相信希望總會實現。2024年4月20日雅安的地震,不也是如此么?

《童年》的作者高爾基從小飽受苦難,但正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他堅韌、執著、不屈,終於造就了一個“偉大的靈魂”。因為他對生活充滿希望,對自己充滿信心。

還有雙耳失聰的偉大音樂家貝多芬,他身殘志堅,創作了《命運交響曲》等名曲,用自己的行動向人們證明自己的能力。那是因為他對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

希望是需要行動的。如果不好好學習,那就不會有好的學習成績;如果我們不多閱讀書籍,那就不會成為“百寶箱”;如果楊立偉沒有登月球的信念,就不可能出現登月球的壯舉……

事實證明,只有心中充滿希望,向目標奮鬥,這樣才能成功,而不會出現與之相反的逆定理。

希望是成功的前提,更是奮鬥的動力,一個人只有對成功有強烈的期望,他才不會守株待兔,坐著空等。他會去追求成功,實現理想,會用上自己的全部力量。現在我們初三同學離中考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我們不能放棄,我們一定要快馬加鞭的追趕。我們要對自己充滿自信,為我們理想的高中奮鬥。希望是努力的目標,有了希望,有了目標,就能向成功邁進。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生活充滿希望,既然我們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那么為什麼我們不努力呢?

讓我們給自己一個希望,為人生贏得一分坦然。初三的同學們,讓我們給自己一個希望,為中考奮鬥,持之以恆,永不言敗!加油再加油,努力再努力的學習,為我們的國中生涯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多給自己一個希望,就相當於多給自己一條可選擇的路,希望越多,成功就會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