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以往的家鄉

今天,是已經翻新的一天,我們家居住的這個地方,原來是一座座低矮的瓦房,如今已成了一棟棟高大的樓房,我居住的這個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原來的土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闊的柏油馬路,這個城市是美好的。我家住東北,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這個城市變得更好了,人口也逐漸多了。據母親所說,她出生的那個年代,除了小房外,就是碧綠的樹,清澈的小溪,每天放學後就去溪邊摸小魚,捉小蝦。記得我小時候,家的左邊有小溪,我每天晚上幼稚園歸來就去那兒挽起褲子,光腳下去,走在泥里軟綿綿的,偶然遇到一條小魚,我便拿起撈魚網,俯下身子,上水裡撈一下,再一看撈上一條小金魚。那時的生活很好,而現在呢?連個小溪也沒有了,變成了房子,原來的莊稼地也沒有了,變成了一座座樓房。現在,機械化代替了人工化,掃大街已經變成了人和機器。現在雖然比以前的生活好多了,但是我仍舊熱愛以前的生活,在大地里很快樂,在地里捉蚱蜢,在樹上捉蜻蜓,因為這個,那時我被曬的很黑,而現在,我被養在高樓里,雖然很白,但是沒有以前快樂了。今兒的日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變得很好了。其實我們家鄉的變化與黨給我們的關愛有關,一台台電視進了農村;一台台電腦進了鄉村,這就是我們家鄉的變化,已經不同以往了,汽車在鄉村也很常見了,以前在鄉村見上一輛車也是很幸運了,更沒有想到一棟棟高樓聳起,一座座瓦房消失,我們的家鄉煥然一新,我們的家鄉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家鄉的變化真是太大了,這就是不同以往的家鄉。

這,就是不同以往的家鄉。機械代替了人工。這真是所謂的“十四年前的一個雨天,我來到這個繁華的都市,轉眼間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捷運貫通全城,這個城市看我的多,還是我看這個城市的多?我愛這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