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問題初三議論文

篇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誠然,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真相”也不同。

我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是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他統一六國;統一貨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建立專制集權統治。他功績累累,他揭開了歷史的新篇章,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時廣大人民都熱切希望國家能夠統一,免受戰亂之苦。而秦始皇正是順應了人民的願望,結束了長期的戰爭,人民的生活逐漸得以安定,一個較為完善的封建制國家開始誕生。但他焚書坑儒;征斂無度,賦稅極重;好大喜功,濫用民力;嚴峻刑法,使民怨鼎沸,他縱然使功不可沒,但也罪不可赦!他損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制定了殘酷的刑法,增加了賦稅,又讓很多百姓生活在了水深火熱之中。對於他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角度不同,結論不同。

哥倫布,義大利航海家。他在1492年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發現了一塊新的大陸,開闢了新航路。新航路的開闢,密切了各大洲之間的聯繫,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後來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奠定了雄厚基礎。可以說,對於歐洲人,哥倫布是個偉大的功臣。但美洲印第安人卻認為哥倫布是惡魔。因為新航路開闢後,歐洲殖民者侵略亞非拉地區,大肆的掠奪破壞了神秘而美麗富饒的美洲大陸,大量的屠殺致使印第安人幾乎滅絕!這便又一次證實了這個道理:角度不同,結論不同。

我們在學習中也應如此,經常從不同角度看問題,能夠開拓思路,從而突破思想的極限,不斷有新認識,新見解,成績定會更上一層樓!

篇二:

台灣漫畫家蔡志忠先生曾說過,如果拿橘子來比喻人生,一種橘子大而酸,一種橘子小而甜。有些人抱怨大橘子太酸,甜橘子太小;而另一些人則慶幸拿到的小橘子是甜的,拿到的酸橘子是大的。

還有另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開洗衣店,小女兒開傘店,每逢天氣陰沉,老太太就擔心大女兒的衣服晾不乾;每當天氣晴朗時,老太太還是愁眉苦臉,擔心小女兒的傘賣不出去,後來,在一位智者的點撥下,老太太終於笑逐顏開。在下雨天,老太太為小女兒生意興隆而高興;在天氣晴朗時,她又為大女兒顧客盈門而欣喜。

這就是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帶來的改變。試想,如果老太太不接受智者的點撥,那她將會永遠開心不起來。因此,解決問題是要是能換一個角度,也許就會柳暗花明。

有時,人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就像挑橘子一樣。如果你挑到了適合自己的“橘子”,那你真的太幸運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橘子”不會完全符合自身實際情況,就像大部分人喜歡吃大而甜的橘子一樣,大而甜的橘子早已被搶光,只剩下其他橘子了。如果你得到的不是大而甜的橘子,你也應該慶幸,而不是去抱怨。這時我們就需要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了。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抱怨橘子太小或太酸,那你必定會想不通,必定會感到失望;但只要你換了一個角度考慮問題,慶幸自己的橘子大或甜,那么你就會豁然開朗,心裡也會想通許多。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能帶給我們積極樂觀的態度。也許你本來的角度是非常消極的負面的,某些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便是消極的,他們不再相信這個世界認為世界是黑暗的。但是當你換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後,你會變得積極樂觀起來,看待世界也會更加積極,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中的真善美,你會發現這個世界還是光明的。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心情舒暢;換一個角度,豁然開朗。如果我們每個人每次都能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那么我們的學習生活就會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