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學生周記400字三篇

篇一

放學後,王老師專門培訓了我和孫嘉偉下周做中隊會主持,告訴我們許多要求和注意事項。培訓結束後,我快速跑出來,因為我還要幫呂清逸和范馨文出板報。

校園的花池前有一塊黑板,她們倆人正在勾勾畫畫,我跑過去問:“我能夠畫什麼?”他倆見了我,轉身抱著我說:“我們不用無依無靠了,靠山出來了。”我說:“我可不是山,咱們一齊畫吧!”呂清逸說:“你畫國旗下的台階吧!”我拿上粉筆在黑板上認真地畫著。一層層台階,一層層地塗,彩色的樓梯搭配上各色雨具越發的漂亮。范馨文在畫一本書,呂清逸畫了許多汽球,隨後我們又在書中寫著紅色歌曲和朗誦詞,塗完後,大家看了看,還比較滿意,但覺得還是有點空,於是呂清逸在空白地方畫上許多星星,空下的地方再畫一個五線譜,但是我們三人誰也畫不好。這時,培訓下周值周的同學陸續出來了,張晟寧看見我們三人為難的樣貌,問我們要不要幫忙。我們當然求知不得。她聽了我們的意思,決定幫我們畫一個五線譜。不一會兒就畫好了。一個一個小音符如小蝌蚪一樣,又如字母在盪鞦韆,真是好看。我們幾個人站到遠處一望,更加漂亮,大功告成了,我們能夠回家了。一看錶,哇,5點40分了,我六點還要去新聞大廈呢?拿上書包飛也似的向家裡跑去。

篇二

在我們的家裡,爸爸對我的愛是嚴格的。

在我讀二年級的時候,爸爸就表達了對我的愛。

那天,我剛做完作業,讓爸爸檢查我的作業。可爸爸在檢查我做的數學口算題時,突然發此刻我的“課時特訓”上,三道口算題中有兩道是錯的。於是,爸爸就對我產生了懷疑:我必須是心思不在學習上,才會做錯這么多的。就因為這,爸爸到我的房間來探了個究竟:首先,爸爸問我:“為什麼會做錯,口算題這么簡單啊,為什麼會做錯?”我聽了爸爸的話,一聲不吭,不明白該怎樣回答這個問題。之後,我對爸爸說了一聲:“我沒做錯!”爸爸聽了我的回答,心裡很不是滋味,就狠狠地懲罰了我——他給了我一個耳光。那時候,我心裡十分不明白爸爸為什麼打我,於是,就痛哭了一場,眼淚嘩嘩地往下流,像下雨一樣。心想:爸爸怎樣會這么狠心呢?但是,當我檢查自己的作業時,我就發現我錯得真的很不就應,覺得當時就應理解爸爸的懲罰,並承認自己當時確實是很不專心,心思不在學習上,才會做錯題的。我最後明白了學習要專心,是不能馬虎的!

父愛是嚴肅的,更是寶貴的!雖然爸爸有時會打我、罵我,甚至還會親自動手揍我。但是,我相信爸爸打我並不是有意的,是因為我做了不該做的事,或是得罪了什麼人。這樣也是為了我好。有一句話說得好:打是親,罵是愛!我不會辜負爸爸對我的期望,我必須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讀出一翻好事業,報答爸爸。

篇三

一提到考試,許多人必須會厭煩、厭惡考試,這是一種不樂觀的心態,與其厭惡考試,還不如喜歡考試,這樣就不會覺得煩。事事都有一個兩面性,想想考試的好處,回味一下考試的樂趣。

考試前,大家心裡像十五隻吊桶——七上八下,嘣嘣直跳,巴不得吃下“記憶麵包”讀、寫、背拚命的學習,就為圖一個好成績。有的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勝利似乎已是囊中之物,無需再考。有的可就要吃苦頭了,忙著臨時抱佛腳,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考壞那挨訓的滋味,恨不得不用考就有好成績。

當老師發下那張神聖般的考卷時,大家盡顯身手,十八般武藝,看家本領全使出來。有的一拿試卷就走馬觀花看一遍,下筆如有神,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帶他們寫一樣。有的遇到難題就急得抓耳撓腮,咬筆頭,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心裡但是後悔莫及,真想看看答案,汗珠接二連三滴落。有的則恍然大悟,喜出望外,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吁了一口氣,仿佛千斤重,又好像已經扭轉乾坤了。還有的居心莫測,探頭探腦,目光在老師與答案之間忙碌,一瞄到答案就馬不停蹄地抄下去,心裡正雀躍萬分呢!

考後,等待是最難受的,分數就是關鍵,決定勝負的關卡,大家心中的懸念在這一刻揭曉。考好的呢就是笑逐顏開,壞的只好再接再厲了。

酸甜苦辣,有得有失,能不說考試是一種享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