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包餃子600字作文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於除夕包餃子600字作文的文章,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

除夕包餃子600字作文篇1

春節期間,讓我難忘的事有許多,我感觸最深的是那一次包餃子。

除夕的那天晚上,媽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餡兒,準備包餃子。看完電視聯歡晚會,爸爸媽媽就開始包餃子了。

看著他們包的那一個個胖乎乎的餃子,我覺得挺好玩,不由得也拿起一張皮兒,準備包一個。我用左手托著皮,右手夾上滿滿一筷子餡兒,放在皮兒中央,把餃子皮的兩端往中間一合,使勁一捏,不料,餡兒像小蟲一樣從餃子皮側面鑽了出去。我一看,趕緊把餡兒堵住,可皮兒仍舊“張著大嘴”。

弄了半天,皮兒就是合不攏“嘴”,我像泄了氣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媽媽看到我灰心喪氣的樣子,好像摸透我的心思,走過來,對我說:“天嬌,是不是泄氣了?”我點了點頭。“來,我教你!”說完,媽媽便給我做了示範,做完了,我明白多了,也有了信心,便振作起來。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把皮兒托在手心上,輕輕地夾起一小筷餡兒,把皮的兩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用虎口使勁一捏,一個小巧玲瓏的餃子包好了。我按照這個方法連包了好幾個。

這時,媽媽說:“開始煮餃子啦!”說完,媽媽就把餃子放進鍋里。過了一會兒,餃子熟了,媽媽給我盛了一碗,我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除夕包餃子600字作文篇2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國人歡度春節,已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了。新春佳節是父母對團圓的期盼,更是兒女對故鄉的思念。放鞭炮、吃餃子……這些都是源遠流長的習俗。但這些習俗也有不同的意義,古時候據說有一種名為“年”的獸,因它特別害怕雷聲,人們便製作出了鞭炮,每當“年”來襲,人們就會放鞭炮把它嚇走。人們成功把“年”趕走時總要慶祝一番。他們便參照元寶的樣子,做出一種麵食。命名其為“餃子”。吃餃子不僅是為了慶祝豐收之年,更多的是對親朋好友互相的祝福。

我懷著新奇的心情看爸爸和面,只見它把麵粉倒入盆中。

放入少量清水,打了三個雞蛋攪拌成麵團。再用刀切成一個個小麵團,用擀麵杖壓成又薄又圓的餃子皮。我抱著好學的態度也參與其中,學習包餃子。我拿起擀麵杖。在爸爸的指導下,媽媽的指引,哥哥的幫助,我成功的體驗了第一次自己做餃子的感受。

心裡樂開了花,我拿起擀麵杖有些生疏的將餃子皮碾平,交由爸爸幫忙弄成圓形。爸爸說,圓形意味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其樂融融。過上一個好年。我將又薄又軟的餃子皮捧在手心,放上我最喜歡的韭菜瘦肉餡。

滿懷著期待與欣喜捏出心中餃子的形狀。媽媽說,餃子包的形狀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意。包完了餃子,看著餃子倒進了熱氣騰騰的大鍋里,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吃自己包的餃子了!這種全新的體驗是前所未有的。

媽媽端著一大盤餃子出鍋了,餃子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心裡有說不出的滿足,我享受到了大家包在餃子裡的新年祝福。

除夕包餃子600字作文篇3

我們中國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如紀念屈原的端午節、張掛彩燈的元宵節、吃餅賞月的中秋節……可是我最嚮往的傳統節日還是全家團圓的春節。

春節在農曆的第一天,是節日之首,一直是中國人民最嚮往、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象徵著這一年的團結和興旺,寄託著對未來新的希望!我之所以那么喜愛春節,是因為感受到春節那濃濃的年味,享受到家的溫暖。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歡聲笑語地貼春聯、“福”字,和眾多親戚一起吃那可口的年夜飯,和我的玩伴們一起放著美麗的煙花、鞭炮,和家人一起坐在電視旁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我更期待過年時,長輩給的壓歲錢……能在春節做的樂事太多,真令人嚮往呀!我最難忘的是全家合作包餃子的情景。

大年三十全家吃過午飯後,就為年夜飯忙活開了。全家一起包餃子囉,奶奶己經為我們早早準備好了餃子餡和麵團。你看那肉餡,有紅有綠,香噴噴的。還有那麵團,白白胖胖的像個小胖墩。我是第一次擀餃皮,得好好學兩手啊!媽媽把麵團搓成一長條,然後切成一個個小塊,教我擀皮子。只見她一隻手捏著餃皮轉,一隻手推擀麵杖,兩手開工,餃子皮終於變成圓嘟嘟的了。這事看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可不容易喔,你看,我擀的皮子一會是扁扁的,一會厚得像雞胸脯似的,一會又像營養不良的小瘦子,著實是在考驗媽媽包餃子的功夫呢!

在一旁的爸爸迫不及待地要教我包餃子。嘿,爸爸可是包餃子高手。他攤開大手放好餃皮,另一隻手用筷子往餃子皮里包上餡兒,隨即用虎口一按,一個漂亮的餃子就成形了,又快又好看。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麵團和餡兒變成了滿滿一大盆餃子。看著這些“戰利品”,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除夕包餃子600字作文篇4

新年來臨之際,包餃子莫過於中國最傳統的習俗了。但對我這南方孩子而言,新年的餃子甚至能與那些燕窩鮑魚相媲美。今天可是喜慶的大年初一,我也終於能如願以償,不僅能嘗到美味的餃子,還能親自過一把包餃子的癮兒。

我們一家子五口正在廚房裡熱熱鬧鬧地準備餃子的原料:新鮮的肉末、綠油油的韭菜末、糯軟的冬粉、片兒薄的皮子,還有鹽、味素等調料。這些原料經過了爺爺的烹炒、加工,終於搖身一變成為一盆香味四溢的肉餡。接著,待我向奶奶“拜師學藝”後,就輕鬆地包起了餃子:我先操起一張雪白的皮子攤在手掌上,用筷子夾了些肉餡放在皮子中央;然後再將皮子的邊兒緊緊捏攏,使肉餡密不透風地躺在睡袋一般的皮子裡;為了美觀,還要將皮子邊兒捏得凹凸有致——這下,一隻小巧玲瓏的餃子就製作完成。雖然它看起來大腹便便、站立不穩,但畢竟是我親手報的第一個餃子啊。接著,我捋了捋袖子,又一絲不苟地包起第二隻、第三隻……沒過多久,滿滿一桌小餃子便陸續跳下了鋁鍋,在熱水裡歡快地上下翻騰。

不多時,一股肉香撲鼻而來,一碗碗熱騰騰的餃子爭先恐後的上了桌。垂涎三尺的我抵擋不住誘人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夾起一隻餃子,津津有味地品嘗起來:這餃子皮薄餡嫩,飽滿多汁,簡直就是“山珍海味”啊!

這次包餃子既讓我一飽口福,又使我親身體驗了包餃子的樂趣,真是一件趣味無窮的樂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