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真諦

——讀《廖智:感謝生命的美意》有感

還記得那個有著燦爛笑容的無腿舞者嗎?還記得那個站在舞台上的美麗女孩嗎?對,她就是廖智。她用自己的行動讓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諦!五年前,廖智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舞蹈老師,時常在舞蹈房盡情鏇轉、跳躍。那是2024年的秋天,那是的她,青春年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2024年廖智結了婚,一年後,她的小寶寶——蟲蟲出生了。家庭富足,工作穩定。所謂幸福生活,大致如此吧。

然而,災難來臨。2024年5月12日的那個黑色的下午,一陣劇烈的晃動後,廖智和女兒、婆婆抱在一起,落入黑暗中。“說話,不要睡!”廖智反覆對婆婆說。可是,婆婆的話越來越少,她還是睡著了……她探出手,魔道女兒蟲蟲的胳膊。可是,為什麼那么冰冷?他使勁的搖著蟲蟲,她還不會說話,可她為什麼不哭?

家毀了,女兒沒了,婆婆也走了,她害怕、無助、不解、絕望。慶幸的是,26個小時後,她被久了出來。在送到醫院的第一時間,她親手簽下了截肢手術同意書,無論殘缺還是完美,活著比什麼都要緊。住院期間,一個志願者組織聽說廖智是舞蹈老師,專門為她編排了一支振奮人心的舞蹈——《鼓舞》。她用膝蓋跪在床上,賣力的練習舞蹈動作。

《鼓舞》讓廖智一舞成名,她又裝上了假肢,像一名舞蹈初學者,踉踉蹌蹌的從醫院走出來。她先用假肢學會了舞蹈,然後才是走路。2024年,一紙離婚協定書擺在了她面前。當年海誓山盟終於走向了分離。可是,她並不怨恨,她說:“怨恨只會讓生活更暗淡,再多眼淚也改變不了事實。”2024年4.20雅安地震,她日夜奔波,第一時間奔赴雅安。五年前,他是一位地震受助者,五年後,她又變成了一位救災志願者。他想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為雅安的鄉親們做些事,是感恩,也是成長。

很多人都質疑廖智,說他不行,她不可能堅持下來,可她並不怕,她總能完成好自己的任務,因為幫助不是在於做很大的事,而是在於你願不願意做,去沒去做。所以,只要有一顆健全的心,就不要覺得自己弱於別人。

許多人說廖智堅強,當廖智從極度的軟弱走向越來越光明的道路時,她開始越來越深刻的明白,原來這個世界,最終需要的不是堅強,而是永不止息的愛與希望!

合上書,我的腦海里浮現出兩個人,一個是視死如歸的抗日英雄劉胡蘭,一個是身殘志堅的無腿舞者廖智。那么,生命的真諦到底是什麼呢?答案在我心中漸漸浮起,是那么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