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徽敬上 ——觀《國徽》有感

“長江黃河流淌心上,禾穗伴我成長,一幅畫定格一個民族的模樣,是我驕傲信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首歌曲,不錯的這就是電影《國徽》的主題曲——《國徽在上》。國徽是國家的象徵,中國國徽的鑄造又經歷那些了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國徽》,走進國徽的鑄造史。

1949年,北平解放,新中國的國旗也誕生了,可是,國徽的設計方案還沒有著落;1950年時,經過了周總理和全國民眾的努力,國徽的設計方案產生了;同年9月20日,毛主席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人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今天的國徽就是人們共同付出的結果!國徽,看似如此簡單,可是我們卻不知當時的人們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與汗水!國徽上的五星、麥穗和齒輪,分別代表著中國共產黨、農民和工人,表現了毛主席決心帶著新中國走向正軌,走向富強的堅定志向,從那一天起,中華民族站起來了!

在《國徽》這部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場面就是工人們在運送國徽木模的途中,天降大雨,裝有木模的卡車陷入泥漿之中,趕來接車的工人齊心協力,終於推出了深陷泥漿之中的卡車。工人們為中國,保國徽,不惜付出一切,這讓人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當第一枚國徽成功誕生時,他們的歡欣鼓舞,激動萬分。國徽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形象,中國人非凡的意志就表現在這當中,國徽之舉,當中有很多人的功勞,更多的人付出了汗水、心血、智慧,鑄造者和設計者的辛勤付出更是歷歷在目。

國徽的鑄造讓我想到了我們自己,那時的人民們都能如此團結,再想想我們,做為21世紀的中學生,我們能做到那個世紀人們的團結嗎?我們真的不一定比他們做得好,社會雖然在進步,可是世上的人們卻不如從前了,我們不該反思嗎?

“長江黃河流淌心上,禾穗伴我成長,一幅畫定格一個民族的模樣,是我驕傲信仰……”耳邊又迴響起了譚晶的《國徽在上》,看了別人的所作所為,我只能做得更好!

國旗在我的心中飄揚,國徽在展現自己的光芒!國徽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