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是我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印象最深的的一句話,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自傳性的長篇小說,奧斯特洛夫斯基對自己一生的經歷加以概括和提煉,以自己為原型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形象。

保爾柯察金是十月革命後蘇維第一代共青團員的代表,堅強的布爾什維黨戰士。作者深刻地描寫了這個人物內心世界的美,展示了主人公從童年起,直到國內戰爭和入黨後的成熟時期的人生經歷,反映了他在革命鬥爭的烈火中百鍊成鋼的成長過程。保爾柯察金驚人的品質被後人喻為“保爾精神”,“保爾精神”是多層面的,有革命理想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有對信仰的忠誠和獻身,有與厄運抗爭的頑強意志,有生命意義的深沉思考。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形象地回答了“人的一生是怎樣度過”的人生根本問題,它啟示了我:人活在世上要活的有價值,人生是在挫折中度過的,沒有人是一帆風順地度過一生的,在挫折的磨練下我們就要像保爾柯察金那樣學會堅強,學會去克服困難,做一個堅強的人。

保爾的精神的閃光點主要在於他對革命思想的無限忠誠,百折不撓的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本書也充滿了對生命意義、人生價值的思考和總結。特別是書中的那段“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一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

作品中的保爾在食堂的兩年里,他看見了許多醜惡的事情,他已經窺見了生活的最深處,生活的底層。從那裡,一陣腐敗的臭味,泥坑的潮氣正向這個如饑似渴的追求一切新鮮事物的孩子撲來。自一九一八年起,他就積極投身於黨的地下鬥爭。從此以後,他就在黨的旗幟下戰鬥。他參過軍,當過共青團書記。他在雙目失明、雙腿癱瘓、左臂失控的情況下,他仍然頑強地與命運作抗爭,用文學這一形式繼續戰鬥。

寫到這裡我真有些慚愧,以前一遇到困難我就退縮,想起來當時真是懦弱。從現在起我要向保爾柯察金學習,學他的忠誠,學他的信念,學他的堅強。

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種韌勁,一種積累。荀子有云:“鍥而不捨,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毅力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驚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更會堅強地去面對。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後,我才領悟到:一個人的毅力對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響的。就說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帕唯爾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憑什麼使自己繼續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像他這樣,十幾歲就立足殺場,英勇殺敵,熱愛祖國,在戰場上,他被砍了好幾刀都大難不死,為什麼?仍然是毅力。年輕的帕唯爾後來疾病纏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療傷的機會他也不願意放棄工作,毅力真是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啊!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生活中一點小小的困難沒什麼大不了,只要勇敢地去面對,等事情一過,你會發覺,原來自己是有毅力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要自卑,要有信心,因為挫折是培養毅力的必要前提。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挫折是塊磨刀石。”再鋒利的刀一直不用,也會變得鈍。這時,就需要“挫折”這塊磨刀石使它重新鋒利起來。人的一生很精彩,有酸甜苦辣,沒有悲歡離別的傷心,又怎能有重逢的喜悅呢?

要想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許多名人志士也是在挫折中鍛鍊了自己,考驗了自己,使其成為千古佳話。不要以為當作家寫一本書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往往在這過程中會有挫折和困難等著你去迎接。例如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花了30年時間,司馬遷編《史記》歷史20多年等等。古今中外,有誰能夠一步登天呢?

毅力需要堅持,同時也需要毅然斷然的決斷,正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害”。有毅力的人面對嚴峻的考驗是能斷然處之的,而這種斷然之處,又非常有利於持之以恆。

在堅持的同時,還要有生活節律。提倡毅力並不是主張一味蠻幹,是毅力和節律並行,兩者都不容忽視。節律過快,頻率過高,要一直堅持下去,是十分困難的。生活猶如長跑,一下沖在前面,並不一定就能奪標。相反,如果保持適中的節律,就能取得好成績。

為什麼說毅力是成功之本呢?你想想,如果沒有堅強的毅力,又怎樣克服前進道路中種種的困難呢?這樣就永遠沒有成功;反之,堅強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成功者前進的每一步也許是細小的,但他一直前進著,永不停滯,積之一年,十年,幾十年,那就十分驚人,十分可貴了。忽冷、忽熱、忽松、忽緊,說不上毅力。如果“一天打網,兩天曬網”,其毅力何在?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

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心有了很大的震撼,作為一名學生,我知道了我應該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