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冒險的上一層次是探險。

《魯濱遜漂流記》所講的就是一個酷愛探險的人——魯濱遜,在一次事故中意外漂流到了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他同我們一樣,初到時也會憂愁,也會難過,也會沮喪。但他又意識到,自己是唯一活下來的人,他是非常幸運的。就是這種勇敢、樂觀的精神使他不僅活了下來,而且救下了“星期五”;種下了大片大片的糧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山間別墅”。他成功地活下來了,他戰勝了困難,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再放眼現在的社會,真正具有魯濱遜精神的又有幾個?

我看過一則這樣的新聞:畫面上,一群嬌生慣養的孩子圍著學校食堂的餐桌坐著,每個孩子面前都有一個碗,離碗不遠的地方就有一盆香噴噴的大米飯。可誰也沒有拿起飯勺盛飯,反倒都無動於衷地乾坐著發獃。老師問他們為什麼不吃飯,孩子們的回答是:我們不會!

“我們不會!”天真又可笑的話語。與魯濱遜相比,我們難道沒有一丁點的慚愧嗎?不會覺得自己的行為很可笑嗎?再看看現在學校的我們。寢室里,生活老師催我們搞一下衛生,我們只是胡亂地掃一下、拖一下、抹一下,從來沒有認真過;洗衣服時,很多同學看到堆積如山的一件件衣服只會唉聲嘆氣;一些膽小的同學看到樹林裡偶爾竄出的青蛙、小蟲子也會嚇個半死;晚自習時,靜不下心來的同學會被教室里的蚊蟲弄得心神不寧。曾經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但看了《魯濱遜漂流記》後,我真真切切地感覺到了什麼叫做羞愧。

我還記得以前我們學過一篇關於探險的課文,可大家都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開始時是激情四射,可一下課,什麼勇敢,什麼團結協作精神一下子又還給了老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低頭看看旁邊的小花,上面凝結著的晶瑩的小露珠似乎是哭泣而成的淚花,替這一切感到悲哀。

如果有一天,你意外漂流留到一座荒蕪人煙的小島上,你會怎么辦?

是難過,沮喪,坐以待斃;還是像魯濱遜那樣戰勝困難,探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