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曹操

漢朝末年,有一個叫做許子將的人見到曹操後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你這個人如果生在太平的時代,可能成為能幹之重臣,大如果你生在亂世,你竟會成為奸詐的英雄。從此以後,“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成為了評價曹操最經典的一句話。無論這種說法是否準確,我們都能看出曹操是個性格非常複雜的人。

曹操有血有肉,有理性也有野性,即會耍詐又會耍狠,同時也誠實厚道,他既能容人,有心胸狹窄,既豪情萬丈,又濫殺無渡,既挾天子已令諸侯,又終生不肯廢漢帝自己取而代之。

曹操在軍事、政治、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文采泱泱,武略滔滔,足智多謀,這使得他在戰亂紛飛的三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三國志》中寫道曹操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大概有30多次,其中大部分是勝利的。戰場上的曹操將兵行詭道演繹得淋漓盡致:戰呂布,曹操時而詐死誘呂布來襲,時而令老幼婦孺充任疑兵,最終是呂布命喪白門樓;破袁紹,曹操用兵神速,硬是在袁紹德援軍到達之前將烏巢給燒了。日後對付袁譚、袁尚的時候,採取了郭嘉的計謀,耐心等待,最終等來了二袁的分裂。不費一兵一卒,等到了公孫康送來的二袁人頭。

通過以上的事實我們可以看出,曹操的用兵之道確實很了得,並沒有《三國演義》中寫得那么狼狽。長坂坡一戰,為了突出了趙雲和張飛萬人莫敵,就把曹操當個陪襯來寫,其實明眼人一看便知,曹操是大獲全勝,而劉備只是沒有全軍覆沒而已。

曹操為數不多的敗仗中,最出名的是赤壁之戰。但憑良心說,曹操在赤壁之戰的前半段是占據了上風,而且是絕對性的,對於最後的失敗,可能是曹操一生勝仗太多,使得他過分的相信自己。

總體來說,曹操是我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具有非凡才能的軍事家。

曹操在文學上的成就我不得不說,他是建安七子之首,又很高的成就。

曹操的詩特別出名,大多數反映了漢末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貧苦生活。如《篙里行》中的“鎧甲生飢虱,萬姓以死亡。白甘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真實地反映出了漢朝末年的社會狀況,被譽為“漢末實錄”。另一首《龜雖壽》詠嘆了自然界中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觀滄海》描寫了山海間萬物的繁茂和瑟瑟秋風。

曹操的多疑歷來被後世所“稱讚”,也難怪,曹操就這點能令人將他記住。《三國演義》由一回寫道,曹操對周圍的人說自己夜裡好殺人,叫他們不要打擾自己,並在當天晚上殺了一個人,其實曹操夜裡不會殺人,它是他被周圍的人殺才故意這樣做的,這不得不說,曹操的多疑性格十分嚴重。

相反,曹操對人有時候卻十分寬容。如張秀曾經殺了曹操的兒子和愛將,當張秀來投向的時候卻盛宴款待;陳琳曾經幫助袁紹寫過一篇文章,文章將曹操的祖宗八代一網打盡,罵的曹操狗血噴頭,結果陳琳仍然在曹操的手下得到了重用。這種對人的寬容也許是後來曹操手下人才濟濟的原因。

劉備的手下有“五虎上將”,之所以列出這五虎是因為人太少了,以此來掩飾人才的缺乏;東吳孫權的手下掛得上名的也只有甘寧、周瑜、魯肅那幾個。相比之下,無論哪個時段,曹操的手下都是猛將如雲。

在曹操的用人之道裡面,只有四個字:“唯才是用”。不論是名聲不好的還是貧苦人家的,只要有能力,曹操都會委以重任。具體的看來,曹操的手下有自己的族人(曹仁,曹洪,夏侯敦),有素不相識的(典偉,許褚),有在行伍戰陣之中發現(李典,于禁),更有從戰俘裡面收服的(張遼,徐晃),還有一些沒有被歷史記載的人(陳橋,滿寵)。這些人都是經過曹操的慧眼提拔以後才得以建功立業的。

曹操也善於各取所長,如許褚、典韋有武力,忠誠守法,平時曹操名他們做自己的虎威,打仗的時候救命他們做先鋒;文聘原是劉表手下的大將,在江南一帶很有威信,於是曹操就命他鎮守江夏,抵禦孫權。

曹操與袁紹相比,沒有袁紹的龐大家族世系的有力支撐;和孫權相比,沒有父兄留下來的大好基業;和劉備相比,沒有那悠遠的帝王系譜可供露臉。而他的成功,是靠自己的才能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