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公交讓座”,鄙夷暴力“占位”

公車讓座與否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網上曾報導過:杭州小伙兒因沒有給抱孩子的婦女讓座,被婦女丈夫連扇五個耳光;濟南公車上一小伙沒給帶著孩子的婦女讓座被打一耳光並聲稱“我這是替你媽扇得你”;重慶一80多歲的老人給為自己讓座的人一個紅包,內裝2元新鈔及一張印有感謝語的卡片等一系列事件,這些事件經媒體報導後引起了網民的輿論和廣泛熱議。

在現實中,公車上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同的讓座與否的故事。導致公車上不讓座通常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部分年輕人、成年人社會道德觀念缺乏,學校在教育過程中過於重視文化成績,而忽略了對道德、關愛的培養,很多人已經淡忘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二是公交系統的站點設定不合理,發車頻率不科學,導致人潮擁擠,面對摩肩接踵的人群,本想讓座的乘客望而止步,在夏天年輕的女士尤為顧忌;三是缺乏溝通理解,在這個繁華浮躁的年代,我們習慣作為一名生活的審判者,以自我為中心,強調自我困難,批判他人冷漠,如果長輩們想想自己的兒女辛苦了一天,下班時疲憊不堪,如果晚輩多想想父母步履蹣跚的艱難,如果人人都懂得換位思考,那么社會將更加美好、和諧。

筆者認為:公車上讓座與否是道德問題,動手打人是法律問題,我們可以利用輿論、媒體提倡公車上讓座,也可以用道德常理來指責不讓座的現象。但對於動手打人的現象應該鄙夷、禁止,或許敢於打不讓座者的人心裡認為我(特殊人群)上公車,你別的乘客讓座是天經地義的,不讓座打你又何妨,實質上這樣的人,這樣的行為更為可鄙,因為公車的讓座是道德問題,人家給你讓座是高尚,而接受者則應心懷感恩之心,這才是道德完善之表現,否則認為人家讓座是理所應當,心無半點感恩之意,那就令人鄙夷了。同時建議廣大老年人群在出行的時候儘量避開上下班高峰期從而避免人潮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