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貴”教授病得不輕

微連結

11月29日,一微博實名認證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醫師楊慶”的網友發布了一條微博,講述了某大學教授在病情穩定後拒絕從ccu轉入普通病房,對醫生破口大罵,“並說別人的命關他屁事。他教授的命,是十個人都換不來的”。該條微博一經發布,立刻在網路引發一片憤慨。有網友質疑稱:“這樣的‘叫獸’,能帶好學生嗎?”據了解,此事在醫院也引發不小影響。許多臨床醫生在此事上都堅決支持楊慶。有醫生表示:“出不出ccu,不是以病人的地位高低來決定的。ccu是搶救危重症病人的地方,只要你已經脫離了危險,就該聽醫生的安排。”

觀點三稜鏡

生命無貴賤之分

“我的命十個人都換不來”,讓我們看到了一句真實的“獸言”,他人的命都是貧賤的,唯有自己的命是高貴的,這是何等的自私狂妄。人的生命沒有貴賤之分,但人的品格卻有高低之別。從古至今有許多人被我們所銘記,不論是頂天立地的英雄,還是兩袖清風的官員,抑或是對社會有貢獻的普通民眾,他們並不是因為生命的價值要比別人大,而是因為其品格比別人高,值得我們去歌頌。人之為人首先應該是平等相待,謙遜待人,這樣的人即便不是教授,也終會受到社會的尊重。

精英的價值迷失

社會之所以需要精英,除了他們的專業能力,還因為他們可以以個人的能力與影響,促進社會的進步。一個精英必須有基本的價值觀念,必須有明確的責任意識。他們不能在是非面前,放棄自己的判斷;他們不能在責任面前,放棄自己的擔當。只有如此,他們的個人價值才能體現。如果,一個精英總是表現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表現出沉迷個人特權的趣味,這樣的精英不僅不能作出更多的貢獻,反而會成為加劇精英和民眾對立的誘因。大學教授既是學生的師長,也是社會的精英,無論哪種身份,都理應為社會作出榜樣。

自私心理在作祟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已被銅臭化,自私心太重,他們做任何事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時刻想著自己的利益。一旦涉及自身,則完全將個人自私霸道的一面展現出來了。教授霸占ccu病房,其危害性就在於堵塞了他人的生命通道,這種行為就是對他人生命的不尊重和不負責任。其結果勢必會導致社會的諸多不和諧。試想,如果前去住院的比這位教授還“叫獸”,比專家還“磚家”,這位尊貴的教授的生命還能有保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