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以感動為話題的作文

【篇一:你讓我感動】

我閱讀了《夏洛的網》這本書,主要講了一隻小豬和蜘蛛的故事,激起了我心中無盡的愛和溫情。書中描寫的友情與愛讓我感動,讓我難忘。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弗恩愛威爾伯勝過一切。她愛撫摸它,餵它,把它放在床上。每天早晨一起來,她就去熱牛奶,給它圍上圍脖,拿著奶瓶餵它。”從中可以看出弗恩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小女孩。她拚命求爸爸別殺小豬威爾伯,還無微不至地照顧它,給予它溫暖,從而讓威爾伯感到快樂,也從此有了更多朋友。書中描寫到:“夏洛已經在網上織出了‘光彩照人’四個大字,威爾伯站在金色的陽光里,真是光彩照人。”夏洛就用幾個用絲織成的字挽回了威爾伯的生命。夏洛之所以願意為威爾伯付出,是因為它愛威爾伯這個好朋友,它希望在它的生命里留下這個好朋友,也希望在自己活著的時候為自己的好朋友付出一些。這大概就是朋友之間的真情吧!

其實,文章最令我感動的不是夏洛為威爾伯織了幾個字,而是文中最後幾句話:“威爾伯永遠忘不了夏洛。它雖然熱愛它的子女,孫子女,曾孫子女,可是這些新蜘蛛沒有一隻能取代夏洛在它心中的位置。夏洛是無可比擬的。”讀到這,我哭了,因為我被夏洛為威爾伯的付出而感動,為威爾伯記住夏洛而感動,被它們之間真摯的友情而感動。是啊,朋友在心中的位置是無可取代,是無可比擬的。夏洛的那句話:一隻蜘蛛,一生只忙著捕捉和吃蒼蠅是毫無意義的,通過幫助你,也許可以提升一點我生命的價值,誰都知道人活著該做一些有意思的事。夏洛幫助了威爾伯,沒有向威爾伯討“謝謝”,卻反過來認為這是自己該做的,可以提高自己生命的價值,這種高尚的品質,讓人敬佩,讓人感動。

夏洛用蜘蛛絲編織了一張美麗的大網,這網既救了威爾伯的命,也喚起了每一個讀者心中無盡的溫情。友誼,不是雨後就能長出來的蘑菇,頃刻就可叢叢一片。友誼是一棵大樹,需要經住風雨的磨練,慢慢長大。

【篇二:你的行為讓我感動】

袁老師一直擔任語文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她嚴格要求自己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有效的事情。她對工作的認真讓人感動、對學生的熱愛讓人感動、對教育事業的熱忱讓人感動。

袁老師對待學生有的是時間和耐心,沒有的是脾氣。她經常利用課餘時間找學生談心,往往一談就是一節課。在下班後她還經常去家訪,一個學期下來,她基本上對班裡每位學生都進行過家訪,對班上每一名學生的情況都摸得一清二楚。說起這事,同事們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袁老師哪來那么多的時間和耐心?

袁老師還是一位很孩子氣的語文老師。課堂內外她和學生都很親近,也很難得發脾氣。同事們都很難對她與學生的這種師生關係進行準確定位:對學生,她有著慈母般的細心呵護和關懷,班上的哪個學生身體不舒服或是鬧情緒了,她都會馬上察覺到;有時像朋友,經常和學生們聊天談心,做學生的知心人;課間又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又像是玩伴。學生們對袁老師都有點粘乎,什麼話都對她說,什麼話都聽她說。有時,看到她和學生們相處得不亦樂乎,“嫉妒”之外不免有些疑惑:如此毫無“威信”,怎么管得住學生?可事實是,有她在上課,孩子們學得竟是如此開心,如此激情,那眼中因激動而煥發出的光彩是那樣的讓人心醉,她教的學生每次考試總能名列前茅。

記得在那屆學生上五年級的時候,由於勞累過度她的嗓子開始“罷工”,聲帶上長了息肉,只要發聲就會感到咽喉刺痛,醫生建議她動手術,要休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恰逢期末,她知道此時不能休息,那正是孩子們的複習衝刺階段,一旦停課勢必影響孩子的學業,所以她選擇了堅持,每天用著那沙啞的嗓音為學生講課。直到最後嗓子徹底發不出聲音了,在家人和同事的一再勸說下才住進了醫院。記得那時我每次去醫院看她,她都從來不提治療的怎么樣了,總是在詢問班上孩子的情況。手術做完她只休息了一個禮拜,就立即回學校投入到自己熱愛的教育工作中。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她知道教師吃得是一碗良心飯,教師任重而道遠。勤教學、苦鑽研,不圖名利,腳踏實地繼續默默無聞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