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日記500字三篇

篇一

老師今天布置了一個任務:讓我們回家種蒜苗,方便觀察蒜苗的生長過程,我高興壞了!下面就來看看我種蒜苗的趣事吧!

我拿了一個精美的盤子,添上水,又拿了蒜跟媽媽一起把它們剝成一瓣一瓣的,我把蒜的根朝下,一個挨著一個,擺在盤裡,擺了一圈又一圈,像欣然怒放的白色荷花,在水中靜靜的睡覺。

一天過去了,盤中的水都被蒜吸收走了,大蒜吸足了水分,像要把衣服撐破似的,我又往盤裡加足了水分,又過了一天,蒜的根部出了幾根白須,可是頭部還是沒有動靜,只是感覺蒜好像長大了不少,應該是吸足了水分,扎好根部,蓄勢待發吧!

又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個蒜長出了一個小芽,我高興極了!小芽只有1厘米,半黃半綠的,嫩嫩的,可愛極了!又過了一天,又有幾個蒜衝破了束縛,發出了芽,它們有的短,有的長,像小朋友在比個子呢。芽外面有一層長長的皮,裡面有一根短短的綠芽,像大人保護著孩子,不讓她受傷害。長得越長,皮破的越多,而且裡邊的蒜瓣兒有點發黃了,還皺巴巴的,好像老奶奶頭上的皺紋,根部茂密的,長長的,白白的鬚根纏在一起,像好朋友手拉手一起玩的情景。蒜衝破束縛發芽以後,沒過幾天就長起來了,也由半黃半綠變成了青綠色,蒜苗終於長成了。看著綠綠的蒜苗,心裡美極了。

觀察種蒜的過程很美妙,也讓我明白了植物生長有一定的過程。這就是常說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篇二

從小到大的我,最愛吃的是海鮮了。

今天是周六,我睡到差不多十二點,我這幾天睡眠不足,剛好今天睡個夠。我剛刷牙,奶奶就回來了,我說我看到那裡有蜆,我問她同不同意給我煮,她同意了。今天大飽口福了。

首先,我把它們洗乾淨,用鹽水泡半個小時,使它們裡面的髒東西吐出來。半個鐘頭後,我洗了鍋,洗好後,放了一瓢水,開了煤氣灶,等水燒開。然後把蜆從鹽水瀝乾,等到水燒開了,該結束它們的生命,把蜆放進鍋,幾分鐘後,它們全部已經開了口,關了煤氣,把這一鍋水倒出,本來一大鍋的,挑出蜆肉後,只有那么一小蝶,然後清理蜆肉的髒東西。做完這些後,該乾正事:炒蜆。洗了鍋,切好蒜、蔥、姜,蒜、姜要切細,蔥要切段。開了煤氣灶,放了油、蒜,爆香蜆肉,放些鹽、雞精、耗油,這一道美味出鍋了。本以為忙完了,奶奶說還要煮豬肉,奶奶不喜歡吃海鮮。又開始忙起來,切片、洗鍋……這這期間我偷吃了幾件蜆肉,啊!太好吃了,人生中的享受。

煮好之後,開吃了啦~擦桌子、擺好碗筷、盛好飯、開吃啦!夾起蜆肉,放在嘴裡,慢慢的咀嚼,好吃到cry,雖然結束它們的生命,成為我們的盤中餐,它們的一生總於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然後,我打開了影視大全,看我最喜歡的電視劇《狐狸的夏天》。

最享受的一天啊。

篇三

快樂是從每個人的內心裡散發出來的,自然每個人得到快樂的方式也是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例如:從音樂中得到的快樂、從學習中得到的快樂……而我卻是從剪紙這門傳統藝術中得到的快樂。

剪紙是一門中國的傳統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濃厚的民族風俗。這也正是我選擇這門剪紙藝術的理由,同樣也是我對剪紙這門藝術的好奇心。

這次偶然的機會給了我一次全新的發揮,但我萬萬沒有想到,這些步驟竟會這樣地複雜。

因為剪紙必須要先畫出所剪內容的輪廓;所以,我拿起筆來,目光炯炯,長吁了一口氣,準備要大幹一場,大顯身手。可事情沒我想的那樣簡單,我聚精會神,慢吞吞地畫著,突然,“嚓”——隨著紙的劃破,我“呀”的一聲,“唉”完了,功夫全泡湯了,看著已經被劃破的紙,我想:不行,辛苦不能這樣費了,絕不氣餒,我是最棒的,加油!我心裡在為自己暗暗地打氣。經過上次的教訓,沒過多久,我就把人物的輪廓以及內部點綴都畫了出來,不過,下面剪,也是一門功夫。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好每一橫一豎,生怕剪壞。等我剪完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一天的時間。月亮、星星、媽媽撫著小男孩的頭,仿佛在說:“孩子,要節約用水。”這個剪紙就叫《月光啟蒙》吧。望著這幅畫作品我開心地笑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快樂、興趣,全是剪紙帶給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