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隻丹頂鶴輕輕地飛過

金黃鋪滿大地,蔚藍布滿天空,在這迷人的金秋時節,或許你收穫的是一地麥黃,或許是一頁詩行,或許是一份友誼,而我收穫的則是一份感動,那感動來自一首鏇律的飄蕩。

“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周末在家品茗閱讀,忽然從隔壁房間裡傳來一陣優美的鏇律,原來是女兒在練琴。

聽,那鏇律或高亢,或低沉,或奮發,或舒緩,漸漸地入心入扉。看,彈琴人的手指在琴弦上輕輕的滑動,那音符從手指間慢慢地流淌,霎時間飄滿小屋。

歌詞直白但含蓄,跳躍的有點讓人懵懂。於是彈琴人帶著樂感和我一起走進那首叫做《一個真實的故事》歌里。

帶著一種敬意,帶著一種懷想,在灑滿音符的小徑上,向著那首歌的深處走去,每個跳動的音符都閃爍成一個精彩的畫面,有藍天,有白雲,有小河,有蘆葦坡;每個音符里都包含這一個動人的故事,一串串音符構成一個完美的故事,故事裡有一個女孩沿著小河邊向我們款款走來,那個女孩就是救助那隻受傷丹頂鶴的徐秀娟。

流淌在徐秀娟生命里的小河有兩條,一條來自故鄉扎龍自然保護區的,一條來自第二故鄉鹽城自然保護區的。故鄉的小河承載著她童年的快樂,伴隨她一起成長,讓她成為中國第一位訓鶴姑娘,而流淌在鹽阜大地上的那條小河竟成了她生命的歸宿。為了救助那隻受傷的丹頂鶴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一條小河流淌在一首歌里,濺起的微瀾在音符中蕩漾著,行徑著,似乎在呼喚一個女孩的名字,因為那個女孩曾經來到小河邊,又與小河一起蕩漾在這首歌里。

我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樣被一首歌曲所感動著,因為這首歌已經穿透了我的心靈,它樸實無華,既不浮躁,又不刻意,而是以那條小河為場景,以風、水、藍天、白雲、蘆葦坡為元素,表面上看起來與主題不相干,其實它們都緊扣主題,寥寥數語將救鶴女孩的形象展現在聽眾面前。歌曲並沒有直接對女孩救鶴的過程進行描繪,更沒有誇誇其談,而是以設問句的形式讓聽眾產生懸念,只有從道白聽起,才能對歌曲有個全面的了解,進而引發聽眾對那個女孩故事的進一步追問,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所在,也是藝術的感染力所在吧!

在音樂表現手法上,作者選擇了g大調,配以較為緩慢的4分之4拍,前半部分較為舒緩,後半部分較為強烈,前半部分如山澗的小溪,流淌著、匯聚著,忽然間飛流直下,一下子將人的思想感情帶到了歌曲的意境裡,此時女孩的淳樸、善良、執著、勇敢的形象在跳動的鏇律中再次得到展現,歌詞與鏇律的完美結合,產生無限的情感衝擊力,風兒為她撫慰,雲兒為她落淚,蘆葦為她低頭默哀,讓人在笑淚交替中倍受鼓舞,在情景交融中倍受感動,那悽美的意境與歌手張靚穎演唱的《g大調的悲傷》有異曲同工之美。它既是一首抒情歌曲,又是一首勵志歌曲。

感動終於化著一次行動,國慶長假,獨自前往。汽車從西楚大地向鹽阜大地行徑著,心兒早已飛向了鶴地。經鹽城,轉射陽,直奔丹頂鶴保護區。在遊覽車上,邊聽導遊講述丹頂鶴的故事,邊環顧四周,希望丹頂鶴能出現在視線里。這時導遊惋惜地說我們來的不是時候,每年11月底,丹頂鶴才陸續來到這裡越冬。聽了導遊的解釋,有的不免悵然若失,而我則不然,因為人活著就是為了追求一種精神,一種境界,我們都是因那個訓鶴姑娘的感人故事而來,一個女孩用她淳樸、善良、真摯的情感,甚至是生命譜寫出一曲人生之歌,我們應該為之感動,為之鼓舞,為其點讚才是。雖然沒能親眼目睹丹頂鶴在空中翱翔的英姿,此時仿佛看見另外一隻丹頂鶴已從我們心靈的天空中輕輕地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