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就是我的快樂

同學、朋友之間,鬧矛盾了,閱讀是癒合傷口的最好的藥;身處嘈雜之地,心煩躁了,閱讀是使人平靜的最有效的偏方;學習、寫作,也是一樣,閱讀是提高自我最有用的老師。閱讀伴隨我成長。

仔細品味一本書時,你會發現,真的很美妙,那種感覺,比和小夥伴們一起嬉戲,來的省力,卻又有不甘示弱於那種感覺的快樂,我就是至今都忘不了,那本《夏洛的網》,看了一次又一次的我,雖不能講出其中快樂的緣由,也無法言喻那種快樂,也許歸根到底,那就是閱讀的快樂吧!

每每看一本很有意義,或記載作者親身經歷痛苦磨難的一本書時,我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成了他們最摯愛、最信任的朋友,替他們把痛苦分擔,替他們把快樂分享。就像痴迷於電視劇的那些人一樣,被裡面的情節所感動。而我,是被書中那些偉大的悲劇、感人至深的事件,所觸碰了,觸碰到了心中最脆弱的地方,心靈才下起了傾盆大雨,淋濕了眼眶。

有時,遇到那些家長、老師和同學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我只想哭,只想找書籍來傾訴。因為,只有它不會嘲笑我,不會責罵我。要是翻開稍有哲理的書,它們就如萬事通博士,告訴我解決問題的方法。結果真的會迎刃而解,似雨過天晴般爽朗與輕鬆。

那些愛閱讀的人們,就會知道,閱讀帶給了他們多少的好處,最多的就是戰勝別人的喜悅吧!

我記得,我們的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真的非常有感觸,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感覺他說的就是真理:有的同學不愛閱讀,有的同學堅持閱讀,不愛閱讀的同學寫作時無話可說,愛閱讀,並且堅持閱讀的同學寫作時思如泉湧!“思如泉湧”意味著什麼?還不是超越別人更高的作文分數與語文成績嗎?不愛閱讀的孩子,怎能體會到愛閱讀的同學,收穫知識,採摘碩果的快樂呢?

閱讀,那就是我的快樂吧!它就是我的精神食糧,給我補給物質上失掉的營養,這么多年下來的成長,書就不知伴隨我走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

平時,我很少看書,但這不意味著我不看書了。一次,我對媽媽說:“每逢寒暑假,你都給我買那么多的書,不是我不愛看,只是這太浪費錢了,您就別……別給我買了吧!”我哽咽著,吞吞吐吐地說。哪裡知道媽媽這樣回答:“這哪是浪費錢呢?我只是想你從這些書中體會做人的道理,學習更多的知識,做好一個中國人,長大了,好在社會上立足呀!”我很感動,我再也不敢去說拒絕看書的話了。媽媽是為我好,我怎么能把她的這份愛,推向千里之外呢?

在這以後,看起書,閱讀起來,總會非常有勁,有激情,因為書里全包含著媽媽對我的愛。然後閱讀的快樂會加深一倍,甚至一百倍。

我喜歡在周末看書,周末的時間相對充足一些。那個星期天,安然自得置於書桌旁看書的我,突然有想上廁所的衝動,就習慣性拿著《老人與海》衝進了廁所。鎖上門以後,津津有味地看起來。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只聽見外面有如鼠般“作作索索”。是誰?莫非是是老爸?可能真的是吧!我不安地想:萬一他看到我上廁所都不安穩,說不定會罵我什麼呢。於是,我靈敏機智把書藏在了洗衣機里,然後若無其事地去開門,只見爸爸站在門外,一臉懷疑地看著我。

“你搞什麼名堂,上廁所那么長時間?”爸爸問。我鎮定地回答道:“沒什麼,真的沒什麼。”他仿佛感覺不對勁,還是東張西望,終於,視線穿過了那個不起眼的——洗衣機,他在裡面找到了我的“犯罪證據”——那本《老人與海》。我低頭,像犯了重大的過錯似的,也不知道怎么去解釋。

在以後的日子裡,不止這一起“廁所看書犯罪案件”出現,還有像:半夜小電燈照明看書、周末作業先靠邊看書、上課不聽講看書、晚飯不吃看書等等,數不勝數。

對,是閱讀充實了我的學習與生活,讓我不會空虛,不會寂寞。在受傷、煩躁後的第一時間,得到醫治,它們還裝載了媽媽對我的愛與更高的期望。閱讀是那樣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