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伴我成長

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說起勤儉節約,從我記事起,爺爺奶奶就是我最好的榜樣。

奶奶有爸爸和大伯兩個兒子,奶奶從不捨得花錢給自己買衣服,兩個兒子穿小了的舊衣服,奶奶總是毫不嫌棄地繼續穿;大伯和爸爸單位發的穿淘汰了的制服和工裝奶奶也會接著穿,媽媽和大娘給她買了衣服,幾十元的奶奶都嫌貴,還說自己衣服穿不清不用買,其實我們都知道她是怕花錢,奶奶真是勤儉節約啊!

爺爺穿的襪子總是補了又補,補丁摞補丁,看著就不舒服更別說穿起來了,可爺爺總是說:“這不礙事,穿進鞋裡誰又看不見,省的買了。”還有爺爺出門帶在身邊的一個樣子“古老”的書包,爺爺告訴我這是他從20多歲一直用到現在的包,整整用了40多年了。爺爺的手很巧,鞋子的小毛病都是自己修,他要不就是穿孩子們的,要不就是穿年輕時候的,也是從來都不買。

生活中,爺爺奶奶對飯菜的要求更不高,總是買市場上比較便宜一些的菜,而且不會形成浪費,饅頭等一些乾糧都是奶奶自己蒸的,好吃、衛生又省錢。但是,在我們的學習上所有的花銷奶奶總是毫不猶豫的支持,不論買學習用品還是課外資料,表現得很是“大方”。

在我的記憶當中,每件小事都體現了爺爺奶奶的勤儉,這也已經成為我們家的一種生活習慣,伴隨我漸漸長大。

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要繼承祖輩們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吧,爭做一名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