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我的朋友

很多人都認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知識豐富,道理深奧的書,而他就是我無形的朋友。

在前一個月的一天,我買了一本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因為這本書裡面的情節很生動,好詞佳句更是數不勝數,所以我像如獲至寶般喜愛。

那天一放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我馬上飛奔到家,快速地寫完了作業,目的就是想和主人公海倫凱勒第一次進行對話,這本書已成為我的摯愛。這是我第一次進入一個外國小姑娘那聖潔、多彩、頑強、充滿靈性的內心世界。我看到書中的第一段自述,我就驚愕,不單是那生動的語言和嶄新的風格,還是那一股樂觀、無謂、頑強和充滿愛的化不幸為神奇的精神。我從來不了解一個又聾又瞎又啞的小女孩竟然是那樣生活的。到我一口氣幾乎不眨眼的讀完了前十五頁的時候,我聽到了媽媽的呼喚,讓我吃飯了。我的眼睛只好離開了海倫的世界。此時我發現,媽媽早已為我打開了日光燈,因為外面天已經黑了。以後的十多天了,我幾乎沒有和小夥伴玩過,沒看過電腦,也沒玩過玩具,因為海倫的世界太精彩了,我從沒像海倫那樣去思考問題,也沒有海倫那種深入細微的感觸能力。當我讀到“……我觸著葉面上清晰的脈絡……”我懷疑海倫不是一個盲人,而是一個比我們正常人視力還棒的的人,可她實實在在是個盲人,它是用自己的心靈與這個落葉的世界交往。這是我讀到這本書第一次停下來重讀第二次,而我在思考著,我們正常人只要願意搞下一片樹葉,就可以觀察,可我們又有幾個人能像海倫那樣從一片樹葉中開拓出一個全新的空間和具有哲理的思想呢?為什麼我們看起來不起眼的東西到海倫的世界裡這東西怎么就有了不同凡響的意義的呢?

我又被媽媽叫去吃飯了,這次我是手裡拿著書去的,我想邊吃邊看,可媽媽不允許我這樣做。“哎,愣什麼,快吃飯。”我這時才知道我又在思考問題了。

我答應媽媽最晚十點睡覺,媽媽就像個機器人一樣,準時催我睡覺,可我總是說看完這段就睡,的是一到晚上十點二十,媽媽就把書強行替我“保管”起來了。沒辦法,睡吧,反正明天是周六,白天寫完作業就能盡情的看了。

第二天上午我寫完了作業,有專心致志的看了起來。我看到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光明是可以要的么?得到光明不是很容易么?海倫又要把我帶到一個全新的世界中了。我真佩服海倫的智慧與思想,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要珍惜時間珍愛生命、關愛世界、奮發圖強。海倫的思想就像一把火炬,點燃了我渴望上進的理想。

當我讀完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我覺得有必要重讀一遍。這本書不但讓我快樂過,也讓我發奮過,海倫交給我的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