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在天

古人曾云:“月有陰晴圓缺”。但千百年來,我們頭頂上的明月雖時圓時晦,陰晴不定。但他從未真正湮沒,而是一次次地戰勝黑暗,繼續高懸月空,普照世人。人世間的真理,就如同天上的明月,雖然可能暫時遭遇冷遇和嘲諷,但終將被世人所接收和信服。

時光回溯到四百多年前,在大明帝國日暮西山之時,一位七十二歲的老人在北京的監獄中自殺。他叫李贄。他因為宣傳民主啟蒙思想而觸怒了統治者,被投入大牢。他最終沒有向統治者低頭乞降,而是選擇了用死來表達對統治者的蔑視與抗議。他死後,一時間朝廷上下群魔亂舞,統治者們為了這個“異端人士”的死而彈冠相慶。但真理不會被強權所湮沒,理智最終得到了後人們的尊敬和懷念,他的思想也被後人所繼承和發展,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思想如同天空中的明月一般,將永世長存。

李贄逝去三百多年後,同樣在北京,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慷慨就義。臨刑前,他說:“你們絞死得了我,卻絞不死偉大的共產主義!”他的偉大預言最終成了現實,新中國成立了,紅色的旗幟高高飄揚在神州大地的上空。共產主義成了被中國人民普遍接受的信念,而當年那些反動分子,連同他們的反動思想,貝嫂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永遠的遭到人民的唾棄。由此可見,真理如同月亮,儘管可能會被陰影暫時遮擋光彩,但最終仍將光彩如初。

布魯諾被燒死了,但地心說最終依舊難逃覆滅命運;馬丁-路德-金被白人種族主義者暗害了,但黑人最終得到了自己應得的權利;吉田松陰被幕府殺害了,但維新思想終究席捲了日本;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但最終還是阻擋不了正義的勝利……真理,代表了人民的願望,代表了時代的潮流,因此是不可能被摧毀擊垮的。正如天空中的明月,雖然無數次被陰影所覆蓋,但當陰影退去後,他依然高懸夜空,普照四方。

明月在天,昭然可見。真理又何嘗不是如此?黑暗能遮掩光明,但無法吞噬消滅光明。同樣,真理可以一時被謬誤和謊言所埋沒,但它最終必將擊倒謬誤和欺騙,取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