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我也不想一個人,可我不得不一個人。

——題記

我愛往嘴裡塞滿甜得膩口的糖果,感受著滿嘴的甜美。我想笑。卻好像又品味到幼小生命那無限的倔強。其實我理解那一雙雙看我時深情而又複雜的眼睛,我也總是笑笑表示感謝。人們對單親家庭中成長的孩子,總有無限的同情和關注,但也確確實實有警戒的隔膜,這不僅僅只限於他們,這我都能體會。

母親離開的時候,他們都很難過,隨而為我同情,好像都悲痛欲絕,那太誇張了。我知道,他們之間日益淡漠的感情我感受得到,卻總有一根很細的線,將他們連在一起。母親,只是有些累了,離開了。我沒有權利挽留。因為我,他們消磨了生命與激情,卻被迫接受著責任的束縛。我們分開了。也許這並不是完美的方式,可我尊重母親最後的決定,似乎有些痛心,可我終歸於在生命的進程中不斷感受與選擇。

而最要感思的是,我們生而為有情的人,而不是無情的東西,能讓我們站在理性的高岸上遙望自己,在這坎坷的少年游途上,每一出去智慧都存著空白的痕跡。

偶爾我們也像別人那樣活著,看著人們忙碌的身影,背後藏著的是苦澀與枯燥,無言地散發出來。那么悲楚的生命啊!

有時,當我讀書,猛然驚醒,發現自己早已沉醉過去,看不清自己的河源,也不知自己的流向。我常常問自己:自己在乾什麼,是學習?還是學習?又是學習!

我愛往嘴裡塞滿甜得膩口糖果,感受著滿嘴的甜美。我想笑。卻突然地又灌下一杯苦茶,我倏地清醒,好像又品味到成長生命中的韻味。

當我回顧,十年!2024年的9月,我拿著一紙通知書進入了“實驗”的大門。爸爸笑我是“一個趔趄絆進了‘實驗’”。我說:“分不在高,考上就行。”可心中卻澀澀:再不拼一下,真要“光榮鳳尾”了。

這一年也許是我真正走向成熟的起點,在這迷迷茫茫的六年後,我很辛運地融入了這個班級,同時也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個好學生。其實只有我自己清楚當時的惶恐——徹底的無知。所謂惶恐,只是生命對危機的本能反應。

而現在,成績帶給我的惶恐,也終於讓我從夢境驚醒。這就是初一,你當然有選擇的權利,只是過去的輝煌,在這裡,暫時都沒有用處。談起將來,每個人都有光明的打算,你只有拼搏,未來才是屬於你的。

關於這點,我這樣解釋:意志不滅,生命希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