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歷史的聲音

窗外的雨滴滴答滴答的敲打在窗前的玻璃上,發出的聲音是那么令人愉悅,好像那聲音永遠也不會停下,滴答,滴答……

沉浸在雨的聲音里,似乎遠處傳來的雨聲帶著那么一點滄桑,一點沉重,一點,輕快。歷史的長河經久不息,無論是未來還是現在,抑或是未來,它總有它行走的軌跡。就那么一點一點的流逝著。

中國的歷史悠久漫長,它距今已有五千多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五千年的傳承,是否是能用隻言片語便可描繪清楚的,我想,那是不可能的。

一個時代的文明起源便是歷史的開頭,在我們還未曾來到這個國度時,這個國度卻早已存在了上百萬年甚至更久。

從原始社會的結束,到奴隸社會,從禪讓制到“家傳子,公天下。”從夏朝到西周,再到一統天下的秦國,悠悠歲月,彈指之間就這樣過了,王朝的復興更替,在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的犧牲下誕生了,又從一個個百姓的苦不堪言,怨聲載道間結束了。而堯、舜、禹、周文王、嬴政等人的名字卻永遠記載在了史冊上。

歷史聲音依舊在迴響,迴蕩在那壯志英雄們的故事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那一聲聲的壯志豪情震驚了多少後人,揮師北伐,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岳家軍的英武在歷史的長河中畫下了濃重的一筆。

絲綢之路,是從西漢漢武帝時期開始的,各國人民交換物品,傳承文化,西漢末年,因匈奴的襲擾不得不終止,後又因王朝的延續而繼續這一“浩大的工程”。

歷史走得如此之久,見證了多少悲歡離合、多少帝王的雄圖霸業,多少人世間的醜惡與真、善、美。卻從不曾停下歇歇。一個時代的過往,便在這場歷史的大舞台上開演。笑的,笑得癲狂。哭的,哭的傷感。南唐後主李煜只因一首《虞美人》便斷送了自己的性命,真正的國讎家恨,他是否能真的忘卻。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徹應尤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又訴盡了多少的無奈與辛酸。

19世紀末發生了中日甲午戰爭,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它以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它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這可以說是喪權辱國,這是中華人民的一個屈辱的過往。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同樣是中國歷史的一個憤怒的吼叫。

不能忘記歷史,歷史是我們應吸取的教訓,歷史是激勵我們向前的鼓點,曾經的過往,全被歲月給帶過,咆哮的黃河,你奔騰不息,向著歷史的前方行走,追逐。

歷史縱有太多的無奈,憤怒與不甘,卻又展現著一個民族的驕傲與自豪,千年文化的傳承是經久不息的,展望未來,充滿著自信,記住這歷史的代價。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學會傾聽歷史的聲音,去傾聽偉人們的訴說,去看那奔騰的歷史長河中的風帆浪花。將名族的氣節與熱血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