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奧地利釣魚

奧地利的薩爾斯堡周邊,有一片被稱為湖區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湖泊遠遠望去像一面面閃亮的鏡子,映照著陽光下的阿爾卑斯山;山上是綠色的森林、草地,依山傍湖,是一個個溫馨寧靜、鮮花盛開的小鎮。迷人的自然環境,使湖區成為著名的夏季度假勝地。

近觀湖水,呈墨綠色,最深處可達數百米,水質優良,可以直接飲用。在目前世界水資源相當匱乏的情況下,奧地利的水資源卻非常豐富。有人開玩笑說,將來奧地利人即使什麼都不乾,單靠賣飲用水為生,也可以活得很好。

靠水吃水,這么多湖,魚一定少不了。奇怪的是,這裡的人並沒有做魚的文章,不僅沒有養殖、捕撈的,連臨湖垂釣的也很少。“釣魚不是一種很好的旅遊休閒活動嗎?”有人帶著不解問導遊。結果,導遊給我們上了一堂奧地利的生態環保課。

在奧地利想要釣魚,先得上課接受培訓,培訓有關生態環保的知識,以及如何釣魚的各種規定。上了課不算,還要辦證,沒有許可證也是不能釣魚的。如果辦證,就要花錢,釣一天魚大概得花多少錢呢?大約12歐元。

這么高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相信有好多人大概要“望魚興嘆”了吧!如果不是酷愛。只不過想釣幾條魚改善一下一伙食,那乾脆還是歇了吧!一旦有人知難而退,制度設計者就滿意了,如果釣魚的門檻太低,亂鬨鬨的,湖區的生態環境豈不被破壞了!

如果有人不接受培訓、不辦證。還是要偷偷釣呢?首先還是要相信公民遵章守法的覺悟:如果有人一定要置規定於不顧,無證偷釣,一旦讓路人或鄰居知道,多半會被檢舉和告發。如果明知故犯,那麻煩可就大了。為釣魚這件事弄得自己身敗名裂,不值!

這一點是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的地方。中國人講“遠親不如近鄰”,隔壁左右,低頭不見抬頭見,和睦為上,又沒有釣你家池塘里的魚。何必多管閒事呢?西方人不這樣,據說許多在中國人看來不應大驚小怪的事情,都會被鄰居舉報:你家裡噪音大了,環境髒亂,未經報備砍了自家院子裡的樹,打了自己家的孩子……都可能被鄰居報警。正因為有了“愛管閒事”的眾多耳目,才有了良好的公眾環境。

如果真有人不怕麻煩,把證辦好了,錢也交了,就可以美美地享受垂釣之樂了吧?不,還沒完呢!漁具、魚餌有規定,甚至魚釣起來之後如何處置也有明確規定。按我們的習慣,魚講究吃個鮮活,一般釣起後用個竹簍或者桶養著,不讓魚兒死去。這個習慣在奧地利行不通。魚如果是打算帶回家吃的,釣起來後要馬上拍死,減少魚兒的痛苦。如果用一桶水泡著,讓它半死不活地遊動,那就是虐待動物!

都說德語系的國家做事講規矩,一板一眼,從釣魚這件事上,我們算是領教了。正是因為奧地利對釣魚有嚴格的規定,而且老百姓對規矩自覺遵守,才有湖區的藍天白雲和湖光山色,才有可以直接飲用的優質水。

在奧地利,98%的家庭都裝有污水處理系統。也就是說,哪怕是再偏僻的山嶺人家,或是田野中孤零零的房屋,他們的生活用水都要經過污水處理系統,而不能直接排入地下,這個過硬的環保指標,讓人不得不深感佩服。